《红楼梦》的内容包罗万象,散发着无与伦比的人性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想把《红楼梦》搬上大银幕是源自我很小的时候,大概9岁的时候,那是个特殊时期,那时候几乎没有电影,也没有电视,电视剧的形式还没有诞生,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只能与心灵为伴,谈到娱乐,童年的我们只有文字书和小人书连环画。原来妈妈藏在床底下的一箱子书,抄家时漏网了被保留下来,这样陪伴我童年时光的就是其中的一本书叫作《红楼梦》,是《红楼梦》这本书陪伴我走过童年时代少女的路,这本书被翻掉了皮,它是那样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留在了我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的是当时的我其实并不懂,真正领悟它,在于后来不断地读,不断地悟,直至把它今年搬上了大银幕。时隔18年了,这个事情终于梦想成真了。这并不因为什么,只是因为一个字“爱”!因为是它陪伴我,让我走出童年的孤独。

回想当初2006年我怀揣着一个把《红楼梦》搬上大银幕的梦想,也是战战兢兢一路走来,当我有这样一个要把《红楼梦》搬上大屏幕的想法公之于世的时候,就已经遭遇了很多朋友、家人们的强烈反对,对于这种反对我特别地理解,也特别地敬重。因为《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首,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深不可测,懂的人都知道,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文字散发着无与伦比的人性辉煌。每一个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发出一句感叹:“读不尽的红楼梦”。你如何敢于把它搬到大银幕?改编成两小时左右的电影?怎样才能结构好?怎样让人领悟其精髓?怎样让红学家们认可?怎样让普通观众看懂,被感动?真有一系列的难题,搬到电视就不说了,有章回、有集数,可以娓娓道来,还情有可原,而你要把它搬到一个两小时的大银幕,谈何容易?其实大家都会这样想,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一次简单的挑战。

所以在2006年开始,带领我们剧组的主创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从三集改编成两集,从两集改编成一部《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最终有了十年后剧本的批准通过。我们开始了全球海选,培训演员,大规模置景,直到2018年6月,万事俱备进入开拍。拍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必须忠于原著,体味原著的精髓,所以我们抓住了“贾坑林财”的阴谋为主线,构筑了全新版的宝黛钗的爱情故事。我想创作一部不同于以往的《红楼梦》,让这部名著以新的视觉形象进入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这部作品的不朽,这便是我的创作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胡玫在给关晓彤演绎的薛宝钗剧本

作为一名影视导演,我始终认为,人性才是最重要的标准,而不是单纯的男性或女性。我是一名女性导演,从拍摄女性题材的作品开始创作,处女作《女儿楼》被世界电影史评为亚洲第一部女性电影,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因为我的性别,而是因为我用女性视角去拍摄,去创作,去解析心中的世界。

深知真正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翻拍创作需要勇气和毅力。所以我会用一生去理解电影语言的力量,去探索可以用电影表现的所有东西。现在,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以最真诚的态度呈现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希望将《红楼梦》的不朽魅力带给当代更多的人。(胡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