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14日讯2024年4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了环环相扣的“套路运”,即无仓库、无稳定货源的“空壳”物流公司虚构高薪岗位勾引司机上套,后以“贷款购车”等方式对其进行诈骗。虽然江苏常州、重庆九龙坡等地的警方已将此类案件纳入刑事范畴,并已有“诈骗罪”的判决先例,但在很多城市中骗局仍在继续,套路也更多变。

6月6日晚,记者见到了“套路运”的受害者张凯、张俊和刘心(化名),三人都是初中学历,30岁上下。他们告诉记者,自己本是应聘司机,却被物流公司骗走了1万余元,还被迫背上了10多万元的购车贷款。目前他们已经找到派出所寻求刑事立案的可能,但对方表示只能以民事纠纷处理,他们迫不得已才找到媒体。

高薪直招司机

“招聘广告没说需要买车”,刘心开门见山。2024年3月初,他在BOSS直聘平台看到深圳市飞兔速达城配有限公司在“直招送货司机”,薪酬标价8000到1.2万元,并写着“车辆由公司免费提供”。刘心加了招聘人员的微信后,对方不愿多聊,直接约了线下面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兔速达招聘信息

张凯张俊面试的是另一家公司“深圳市星辰联达货运物流”,法定代表人为熊某。刘心回忆,他在飞兔速达签署贷款合同时的负责人正是熊某。

师傅领进门

到达面试地点后,面试经理告知刘心,公司为“快狗打车”平台跑单,公司提供车和账号,司机们只需要开车就好,每个月的流水双方“四六开”。虽然与最初的招聘广告有所出入,但毕竟不用自己出车辆,刘心感觉可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狗打车

第二天,公司安排了一位司机师傅带刘心熟悉业务,师傅在主驾驶位,刘心在副驾驶位:“拉的是五金、门窗、装修木材。”一中午的时间,司机师傅的流水将近400元,基本是一单拉完下一单马上来,而且单价都不低,有八九十元。司机师傅告诉刘心,“四六开”的模式挣钱少,自己开通的是内部超级账号,可以随便挑单,服务分低也不影响派单,一天跑个七八百轻轻松松。

但开通内部账号的条件是通过公司贷款买车,司机师傅表示贷款不多,咬咬牙一年就能回本。刘心回家与老婆商量后,决定入局:“我的标准已经放得很低了,他们老司机一天跑七八百块钱,我跑个三四百就够了。”

贷款买车

贷款当天,面试经理以查询征信为由给刘心录像,随后拿出一沓合同让他签署,并表示贷款公司快下班了,流程得赶紧走完。据三位司机回忆,来不及细看,所有合同就被收走了,刘心只记得合同上有“汽车租赁”几个字。在随后的贷款公司电话回访环节,物流公司给了司机们每人一张纸,上面有写好的问题和回答,包括车型、车价、买车用途等。“我们压根不知道贷款买的是什么车,只是按照纸上的话术回复。”

签完贷款合同,面试经理以“交保险费和上牌费”为名,向司机们每人收取1.28万元,并签署“车辆买卖居间合同”。但在签署后,物流公司口风一变,只将这笔费用定义成“中介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间合同细则

提车几天后,三人才在“东风汽车金融”平台查到贷款信息:贷款总额为11.6万元,连本带利需还14万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贷款信息

广东此车型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这个价格明显高了。“13万左右,肯定到不了14万多。”据《焦点访谈》报道,在江苏常州的案件中,物流公司曾和贷款公司以及车商勾兑好,对司机隐瞒真实车价,给司机顶格做贷款,并把车款差价收进自己的口袋。

入不敷出

三人表示,跑车的时候自己没有选择权,都是物流公司直接派单。即使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但流水仍不理想,“等4、5个小时,手机才响一次”。据刘心回忆,公司派的都是“小单”,30元一趟的费用还要抽走16%左右的信息费和运输保障费。

这样算下来,每月的收入去掉月供和充电等费用,已经无法支撑他们在深圳生活。但他们每次询问物流公司时,对方的理由都是“在线时间不够久”“服务分不够高”。“我服务分240分,吃、住甚至上厕所都在车上,没见过哪个司机比我分高。”刘心说。

被套牢的司机们

初心是应聘“自由司机”,却在物流公司的诱导下贷款购车,还没跑活就损失1.28万元中介费,身背14万余元债务......司机们已经被“套路运”牢牢套住,动弹不得,而物流公司的行为也已涉嫌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心与记者的聊天记录

广东祥祺律师事务所吴观寿律师向记者表示,物流公司是否成立诈骗罪要看两个要件:一要看物流公司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故意,即有没有一开始就想骗别人钱的想法;二要看有没有采用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手段让被害者上当。

而其中的细节需要警方通过侦查来判断。

三位司机曾尝试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但民警再三表示此类情况属于合同纠纷,不能算作刑事案件,在派出所出面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建议司机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刘心告诉记者,“套路运”的受害者遍布全国,他所在的微信群是“第一梯队”,即尚未立案成功的。据他之前在物流公司的观察,多数应聘者都像他们三人一样:学历不高,刚刚拿到驾照且从未从事过货运行业。

对于这些人来说,起诉物流公司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和能力范围。

(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