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乾隆,我们就会想到《戏说乾隆》里那位风流倜傥的君主。而清朝乾隆也是最受争议的皇帝,传说最多的皇帝,而更令人好奇的是,乾隆的身世之谜,金庸先生《书剑恩仇录》这部小说中乾隆被描述成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由此,人们也就展开了关于乾隆身世的一番争论,最终,使他的身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乾隆到底是不是雍正皇帝的儿子呢?这个所谓的传说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猫狸换太子”之传说

根据《清朝野史大观》中的记载,四阿哥胤禛青年时期,与浙江海宁的陈家关系不错。说来也巧,同一天两家都赶上生孩子,陈家生一男孩,胤禛添的是女孩。

据说,四阿哥得知陈家生的是男婴,便派人去把陈家的男婴抱来他的府邸瞧瞧,这一瞧就挪不开眼了,于是,胤禛把自家女儿和陈家的儿子调了包。当然,胤禛命人假意说将陈家的孩子抱来看看,实则就是想“狸猫换太子”。虽然陈家后来发现,但慑于四阿哥胤禛的权势,也没有敢声张。

没过多久,陈阁老就辞职回乡,精心抚养女儿。这个被换走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雍正继位后,陈阁老仕途随之而上,这就更让人们居之不疑,加上文学家生动地描述故事的情节,就变得跌宕起伏了。

传说中,还夹杂着实物。据说,乾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乾隆决定6次南巡,而且竟4次住到陈家花园,还题名两块牌匾,一块是“爱日堂”,另一块是“春晖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词均为孝顺父母的意思。那么,乾隆和陈阁老没有关系,他为何四次住陈家花园,又题写这两块牌匾呢?

在《清宫秘史》提到:乾隆从奶妈嘴里得知隐情,便借南巡之名,南巡六次,目的就是为了去海宁探望亲生父母。如此一来,乾隆是陈阁老的儿子的说法,便在间坊传开了,甚至说得神乎其神!

另外《清代外史》中,也有提到乾隆穿汉服之说,乾隆穿上汉服,问太监自己像不像汉人,有一位老臣见到,连忙让他脱下,说有失身份,乾隆这才只好作罢。

不过,乾隆下江南几次,虽在陈家花园住过4次,但并未去过陈家住宅,而且对陈家子孙一次也没有召见过,要是他真是陈家之子,怎么会不接见自己的兄弟姐妹呢?

还有一个疑点就是,雍正当时虽说长子和次子早夭,但是这时候三阿哥弘时还尚在,如果想在康熙面前得势,三阿哥弘时就在跟前,不至于偷偷抱别人的儿子来博康熙欢心。

那么,乾隆究竟是不是陈阁老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身世之谜,史学家是如何解释的

首先,金庸曾老老实实地告诉痴心的读者们:《书剑恩仇录》中所谓的乾隆的弟弟“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杜撰”。

而且还声明:“历史学家孟森做过考据,认为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传说靠不住。”

其次,在乾隆出生之前,雍正已经有三子弘时,而且当时胤禛府邸还有另外一个妃子怀有身孕。就算想讨好康熙,雍正也不会这种冒险偷梁换柱,而且雍正当时还身强力壮,又不是不能生了。

再退一步讲,那时的雍正连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登上未来的皇位,又怎么知道陈家的儿子就是个有大福的人?

曾有学者考证,乾隆下江南,是慕名来海宁欣赏江南美女,并不是到海宁奔亲。所以仅凭陈家和皇家的密切关系,就论证陈阁老就是乾隆的父亲,这未免太牵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乾隆喜欢游山玩山水,海宁这地方虽偏僻,但既有山又有水,恰恰是乾隆可以抒发情怀作诗的好地方,多次出巡海宁,多次住陈家花园,也不足为怪。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康熙年间,康熙为了减少发生海潮的灾害,展开了对钱塘江两岸的海塘进行修建,乾隆那两次出巡没有住陈家花园住,是因为在视察海宁海潮。

因为海潮灾害十分严重,海塘修补工作日益紧迫,所以乾隆没时间回海宁,到陈家花园歇息。

后来,海塘修建工作完成后,海宁陈家花园自然就成了乾隆落脚歇息的重要之地。

再说,整个海宁,陈家花园是最好的居住点,乾隆又是龙体,陈家花园自然也就成了皇帝歇息的唯一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乾隆住这段时间,没召见陈阁老一家老小,倘若乾隆真是陈阁老的儿子,乾隆一次都没有召见,更谈不上传说中“升堂垂询家世”的事儿了。

第三,两块牌匾不是乾隆所题写。陈家确实有这两块牌匾,它的由来也是有故事的。

陈阁老,名叫陈云龙,是康熙朝的重臣。康熙召见翰林院大臣商量政务的时候,康熙心血来潮要赐字给诸位大臣。

这时陈元龙发话,说自己父亲已经八十了,我想以“爱日堂”三个字制牌匾送给父亲,以示孝心。

康熙一听他此番大孝心,颇为触动,于是亲自题写了“爱日堂”三字。也就说,这“爱日堂”牌匾是康熙代笔给陈云龙写的,不是乾隆后来为了认亲跑去陈家远写的。由此也说明,乾隆是陈家之子,不合乎情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