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开阳县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开阳经开区在推动千亿级园区建设新征程上,积极探索各项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综合施策护航千亿级园区高质量发展。

发动干部下企业,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体”。依据园区项目布局及建设需要,发动干部职工下企业,及时调整项目包保名单,引领领导干部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深入到一线,到园区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打开局面。持续推进“平台+包保”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园区事园区办”平台作用,依托项目包保责任人,对企业开展“保姆式”服务,围绕“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现场推进”三条主线,有序推动企业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立足园区项目建设、安全环保等重点工作,经开区干部职工到企业走访调研100余次,召开基础设施建设专题调度会10次、现场办公6次,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及问题15个。

推动园区机制改革,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建“新引擎”。紧盯“人、财、权”三个关键,积极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全员聘任制,对经开区除副县级以外的编制,按照“三分离”双轨制管理模式试行竞聘上岗制度;健全绩效工资制、全考核淘汰制。按照“基数留存、增量分成”原则,优化财税机制,赋予经开区对涉及园区发展提供服务的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的考核权,不断调动工作积极性。探索建立管委会主任协助政府主要领导分管工业经济的运行机制,制定经开区重大事项“直通车”清单,缩短决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按照“改革人权、优化事权、探索财权”的方式,努力构建权责清晰、管理规范、人员精干、运转高效、活力迸发的开发区管理制度,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新引擎”。

优化营商环境,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坚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作,持续擦亮“贵人服务”品牌。坚持“园区事园区办”,设立开阳经开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县级各部门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经开区,按照企业全生命周期梳理涉企基础事项48项,最大限度优化事项办理流程,确保招商项目快速落地。成立“一办五组十专班”,围绕“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现场推进”三条工作主线,落实“四定五早”,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加强政策解读和服务指导,帮助企业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基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开阳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