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6月14日消息(记者王锡斐)当推门见绿已成常态,南京开始了推门即见小微湿地公园。6月13日,记者来到南京首个小微湿地公园——爱情湾生态公园,从空中俯瞰,公园里的小岛、湿地和陆地组成了“I”“爱心”和“U”3个符号,而在这座“超甜”的生态公园里,还藏着不少“宝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情湾生态公园(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爱情湾生态公园位于南京建邺区,周边有螺塘河和文远河,公园以水连接整体空间,将周边的两条河纳入其中。“这座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的公园,水域和湿地面积就占了近1万平方米。”建邺水务局水建科科长厉佳卉介绍,爱情湾既是一个社区公园,更是一个生态公园。开挖湿地产生的土方堆在北侧成为高地,公园形成由南向北“水面-河岸-缓坡-高地”的丰富地形。

家住附近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在爱情湾生态公园,鸟儿、蝴蝶、小鱼随处可见,环境很好。无人岛供鸟类栖息,花海吸引蝴蝶,块石和基底土壤为鱼类等提供庇护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情湾生态公园花海(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情湾生态公园鸟儿栖息(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小微湿地一般指面积在8公顷以下的小型湖泊、沼泽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下、长度5公里以下的河流湿地,相比于8公顷以上的湿地,小微湿地有更长的周长、面积比,能够为植物、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等湿地生物提供更多适宜的浅滩栖息地,此外,小微湿地可以有效吸收和储存雨水,缓解雨洪速度,还能发挥生物净化能力,减轻水中氮、磷等有害物质和营养元素对环境的污染。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副所长周艳文介绍,“城市中的小微湿地最主要的功能是截留城市生活中的一些污染物,此外,还拥有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功能。”

记者看到,公园里不仅流苏树、梓树等各种花草树木俱全,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秤锤树、鹅掌楸,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公园内水岸植满绿草,局部加厚软土层并布设卵石,为两栖类动物营造了良好生存空间。植物群落种类的增加,使得鸟类食物的丰富度提高,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应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情湾生态公园内两栖动物通道(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小湿地、大生态。相较普通城市口袋公园空有林木、草坪、花丛,却难见鸟鸣、蝶舞、蛙唱,小微湿地公园打破普通公园“有景观无生态”的壁垒,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有机衔接园区与周边水系生态系统,将湿地小生态串联进城市大环境,真正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