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决议日益临近,却有知情欧盟官员透露,德国政府被曝出正在发起最后努力,加大游说力度,尽力将关税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当下的欧盟对所有进口汽车都征收10%的关税。但法国方面希望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更高的关税。法国智库雅克·德洛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埃尔韦尔·法布里声称,“20至30%左右的关税将给欧洲制造商一些喘息空间,以加速在该领域投资,并维持其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德国政府现在正努力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理想情况下是15%,这也是中国对进口自欧盟的汽车相等关税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很受欢迎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欧盟预计于12日通知中国车企征税决定。

其中一名欧盟官员坦承,尽管各方都在谈论一个“基于证据、符合全球贸易规则”的解决方案,但这是一个“将由包括冯德莱恩在内的最高层做出的政治决定”。

要知道,本轮欧洲国家对华征收关税,根本原因是欧洲本土电动汽车难以与进口中国的电动汽车竞争,只能用抬高关税的方式来变相的让中国在欧洲销售的汽车提高价格,从而降低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优势。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本应该支持才对,为何会在最后关头倒向中国呢?

这是因为电动汽车并不是德国当前汽车产业的大头,德国的汽车依然以生产传统油车为主。而且中国是德国汽车最大的海外销售市场,过去10年里,宝马、奥迪和奔驰在中国销售了超过1920万辆汽车,占每家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的30%至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奔驰4S店

欧盟一旦通过对华电动汽车增收关税,中国势必进行反制措施,到时候德国在华汽车的销售额势必大减。这对于以汽车产业为核心支柱产业的德国来说,无异于是刮肉之痛。

所以,德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势必会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上尽一份力。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欧盟的关税政策是损人不利己,最终会造成一个双输的局面。

实际上,欧盟这是本末倒置。

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物美价廉,是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决定的,而非是人为操控的结果,欧洲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贸易壁垒,短期内或许有利于本土电动汽车企业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不利于产品进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久而久之会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脚步,最终迎来崩盘,惨遭淘汰。

这就如同中国清末的闭关锁国一样,与世界脱轨,受害的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