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湖南省人社厅获悉,湖南在优化事业单位招聘政策上再度迈出重要步伐,明确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的年限至3年,并提出“随到随招”的灵活招聘模式,进一步向高校毕业生倾斜。

“不少(事业)单位招考岗位要求是应届生,部分高校毕业生为保这一身份缓就业、不就业,还有一些毕业生工作后想换赛道,却错失应届生身份,建议放宽认定标准。”今年湖南省两会上,有人大代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声。这一建议得到了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被列为重点处理建议,并由湖南省人大社会委负责督办。

高校毕业生之所以重视应届生身份,是因为这一身份在求职、落户等方面能带来诸多优势。近日,湖南省人社厅作为主办单位,经过深入沟通协商和认真研究,出台了《关于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切实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破除“求稳”顾虑,应届毕业生认定年限放宽至3年

《措施》自6月11日起正式施行,有效期为两年。针对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求稳”心态,湖南省明确提出将事业单位的空缺岗位主要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除特定资格条件要求的岗位外,大部分岗位都将对高校毕业生开放。《措施》还明确,近3年内毕业且尚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也将被纳入“高校毕业生”范畴,享受更多就业机会。乡镇事业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放宽招聘条件,实施“三放宽一允许”(放宽年龄、学历、专业,允许限制户籍)等灵活政策。

据湖南省人社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从年限上来看,当年度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缴交社保等均不影响其身份认定。同时,上两年度毕业生具有工作经历以及社保缴交记录的,可报考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的岗位,鼓励年轻人尽早尽快就业。

向基层引才,加大“三支一扶”招募力度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湖南省加大了“三支一扶”计划的招募力度。招募对象涵盖近3年内毕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以及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服务期满后考核合格的毕业生,将有机会在乡镇事业单位获得编制内聘用。

在编制限额内,乡镇(街道)事业单位还特设了面向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等群体的定向招聘计划,占全年管理岗位招聘计划的30%。此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农林水特岗人员定向培养学生、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培养学生等群体也可通过直接考核招聘的方式进入事业单位。

开辟“绿色通道”,畅通高层次人才招聘渠道

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湖南省特别开辟了“绿色通道”。在招聘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应聘者条件灵活调剂岗位计划、调整专业要求,实现“随到随招、随招随备”的高效招聘模式。

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或省级技能大奖、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等的高技能人才,可通过直接考核招聘,到技工院校与所获技能奖项相关的岗位任教。这一政策不仅提高了招聘效率,也体现了对人才价值的尊重和认可。

简化毕业生档案管理,就业报到证等不再必需

在毕业生档案管理方面,《措施》也进行了简化改革。就业报到证、改派手续不再作为档案接收转递的必需材料。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将根据其就业情况转递至相应单位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为确保招聘工作的高效进行,湖南省各地将加快招聘进度,优化招聘流程。事业单位原则上需在9月底前完成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工作。同时,招聘工作将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纪律要求,确保信息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正。

围绕应届生身份社会讨论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就业公平,为毕业生创造更加从容、开阔的择业空间。《措施》相关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仅体现了湖南对青年人才的深切关怀和期望,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公平、广阔的就业舞台。我们期待这些政策能够打破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激励更多毕业生放开心态、勇敢追求梦想,拥抱更多元、更丰富的就业机会。

潇湘晨报记者彭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