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马子倩 记者 张诗童

“我觉得音乐可以触及到人的灵魂,音乐也让我感受到与中国的‘连接’。”6月12日晚,在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主题音乐会时,美国青年蒂亚斯·肯·洛佩兹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现场感受。

舞台灯暗下来,音乐会开始。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旋律响起时,掌声、交谈声、走路声逐渐消失,包括洛佩兹在内的中美青年都完全沉浸在古曲悠扬、怀古又不失现代感的旋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北京世纪剧院,《Bridge》中美青年友好会见主题音乐会上,演员们表演中西乐器合奏《高山流水遇知音》。李悦/摄

短短几分钟,笛子、二胡、古筝、扬琴、阮等中国民间乐器与西洋乐器吉他的声音交相呼应。第一次现场听中西乐器合奏的洛佩兹举起手中的手机,用镜头聚焦一位表演者,随后好奇地询问身边的朋友,“中间有一条长弦的中国乐器是什么?我在美国从来没有见过。”

6月12日晚,《Bridge》中美青年友好会见主题音乐会在北京世纪剧院举办,音乐会分为友谊之桥、合作之桥、青春之桥三个篇章,上演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中美青年共同回顾两国友好交往历史,分享合作故事,现场演绎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共同体验中国非遗文化,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深化友谊与共识。来自美国教育、商业、科技、文化、智库、社会组织等各领域的青年代表参与此次音乐盛宴。

“民乐演奏让我听到了属于中国的历史感。”蒂亚斯·肯·洛佩兹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曾多次获得世界街舞比赛冠军,对艺术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不同音乐象征着不同地方的文化,正如当晚一曲简短的《高山流水遇知音》道出了中国人重友情、珍知己的典故。

中国自古就是“礼乐之邦”,音乐也架起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沟通的桥梁。

美国环保协会健康社区传播总监塞西尔·格林·布朗是美国潮流音乐爱好者,此前她从未看过中国说唱表演。当中国大学生以一首名为《Give Me Five》的说唱歌曲“点燃”全场时,她一边用镜头记录所见,一边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她说,“音乐跨越了中西方文化的边界,这实在是太棒了。”

“在艺术领域保持开放心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洛佩兹也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感叹道,说唱音乐拉近了他与中国的距离,当他跟着拍子一起合唱,伴着节奏鼓掌时,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美国人像我一样拥有来华访问交流的机会。”布朗表示,这次音乐会将表演、娱乐与学习融为一体,顺理成章,意义重大。她期待回国后将在华的美好记忆分享给她的同事和朋友们。

据悉,6月12日至14日,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美国青年代表还分组在京参加“走进首都”“走进古都”“走进创新中心”等主题交流活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