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吉乌铁路政府间协定6月6日在北京完成签署,三国元首以视频方式对此表示祝贺。中方指出,该铁路是中国与中亚联通、三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性工程,相关协定的签署为铁路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推动中吉乌铁路由设想规划走入现实。中方愿同吉、乌两国共同,推动该条利好三国民众、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通道早日建成。

中吉乌铁路项目起点为新疆喀什,中途先后经过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建成后可继续向西亚、南亚方向延展,对于区域经济要素连通整合意义关键。铁路建成将打通中国与中亚国家连通的最短通道,推动中亚国家由缺乏出海口的陆锁区域,成为连接亚洲枢纽的陆联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于2013年,促进参与各方政策、基建、贸易、资金、民间相通。十多年间,“一带一路”带动投资约万亿美元,推进3000多个项目实施,助力约4000万人脱贫。形成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连通结构,建立覆盖陆、海、天、网的连通网络。已有150多国与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到倡议中,去年10月进行的“一带一路”会议吸引150多国代表与会,显示“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经济连通建设平台。

此次中吉乌三国签署铁路建设协议,意味着“一带一路”的连通体系正被进一步打通,由此带来的欧亚主体区域连通整合局面,愈渐从规划走入现实。中吉乌铁路建设协定得以签署,有几点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中国工业体系的持续建设,使中国具备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资质,与中国扩大连通增大人文、贸易、金融、技术等方面往来,是各国寻求发展的刚需。吉乌两国对此态度积极,中吉乌三方对连通三国铁路的设想行之有年。随着中美科技战中中国愈渐在工业产业核心技术上突围登顶,形成以中国为中心产业分工体系的时机愈发成熟。

二,在安全、经济、政治方面的提前准备。中吉乌铁路作为一条笔直贯穿中亚、连通西亚的战略通道,其如果建成对区域地缘面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上合机制促进区域共同安全,处置极端组织在内的区域安全风险。金砖机制及“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建立完善互联互通的经济金融基建。中国同中亚国家普遍性建立命运共同体关系,保障了双方实施战略性工程项目的政治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继续推进。俄方对贯穿中亚铁路项目的疑虑,是此前项目进程难以推进的一大背景。当下随着美西方与俄对抗愈发激烈,俄方对中俄战略协作的需求更为迫切。促进连通有益于减少俄在非主力战场的压力,中吉乌铁路的建设,也将明显扼阻美国在中亚的破坏性谋划。

促进连通,是中俄合作的一大特征。中俄共同开辟北极航运,促进海参崴港在中俄外贸及中国内贸转运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近期普京访华期间,中俄还就黑瞎子岛水域航运开发,与朝鲜共同促进图们江航道畅通达成一致。对中方而言,中吉乌铁路迎来建设阶段,意味着中国的陆海连通体系增添关键拼图。从中老铁路、中欧货运班列、匈塞铁路、雅万铁路到中吉乌铁路,从中国推进对东海、台海、南海的实控,到皎漂深水港、汉班托塔港、瓜达尔港与中国-马尔代夫合作全面铺开,中国的陆海连通体系正在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