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子女们看到父母能吃能喝都比较开心,因为有句话叫“能吃是福”。可是,饭量大真的更健康吗?或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你会说,老年人能吃得下,说明他胃口好,他们以前哪有那么多好东西吃,现在老了有条件了,当然要补一补。

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肥胖已经给大家带来多种疾病隐患,甚至还会增加癌症风险,红杏林老师建议大家应该改一改观念,能吃不一定是福气。

长寿与否“饭量”先知?

早在2018年,国外相关研究人员就对饮食与睡眠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相关调查与研究,该项研究将限制热量摄入和健康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了世界著名杂志《细胞》上,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该项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性的限制热量摄入,不仅有利于控制体重,在代谢氧化、应激压力等衰老指数上也会相对降低不少。

研究以73名年龄在40岁左右的中年人为实验对象,分为热量限制组与对照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访问,研究人员对被研究者的体重、体脂、脂肪量、体重指数以及各种激素DNA损伤进行了相关检测。

结果显示,限制饮食组的体重平均下降了8公斤左右,体重指数下降了3,体脂率下降了3%。

研究团队得出最终结论,长期对热量摄入进行相关限制,可以有效降低人体内衰老标志物的水平,同时还可以改善个体身体健康水平。

总是吃太饱,会带来哪些危害?

不可否认的是,热量摄入超标的确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有相关的研究和多个实验都证实,肥胖就是万恶之源,体重超标将会带来多种疾病隐患,明显高于体重正常人群。

1、引起肥胖

吃饭吃到撑才停下,会带来肥胖的问题,因为吃进去的能量远远大于身体所需要的,食物消化不完,就会存在身体里,慢慢转变成脂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社会,人们缺乏锻炼,加上经常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时间一长,体型变胖是肯定的,严重的还会造成其它代谢方面的疾病。

肥胖,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不仅会降低大家平时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人体的一些生理功能。

2、增加肠胃负担

吃撑了才停下来,会对肠胃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因为吃进去的食物太多,肠胃消化的负担就会加剧,脱离了顺畅的代谢过程,不仅让食物无法有效代谢,还会造成消化不良,使消化系统紊乱。

如果天天都吃撑,早晚有一天会患上肠胃病,所以,红杏林老师建议趁自己的身体还没出现大问题,及时改掉吃饭吃太饱的坏习惯。

3、大脑反应变慢

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吸收过程,是需要血液促进肠胃运作的。

身体中血液的总量是一定的,一旦食物吃得太多,肠胃消化会需要更多的血液参与,自然能供给大脑的血液,相对应的就减少了,大脑就会出现迟钝、反应变慢的情况。

4、损伤胰岛功能

大家都知道,吃完饭后,血糖会升高,长期吃太饱,就会给胰岛带来负担。慢慢地身体对于正常的血糖控制越来越困难,甚至会患上糖尿病这类慢性病。

大家可以看到,吃太饱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想要身体健康,除了平时不要吃太饱,红杏林老师还希望大家应该注意三餐的时间和食物营养搭配。不按时吃饭以及挑食偏食,也是危害大家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老年人饭量多少比较好?

三餐比例3比4比3,每一餐不要吃到撑,在平时的饭量上减少三分之一是比较合适的。

饭量少不代表吃不饱,关键看吃什么。比如说早餐,一碗米粥喝到撑,可能也不如一小碗杂粮饭加一个鸡蛋扛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容易饿的人不要选择流质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豆类、蛋类、瘦肉、粗粮,这些食物比较扛饿。

警惕老年人食欲突然变差

老人平时吃饭很正常,突然近段时间不想吃饭,总是捂着肚子,还有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家人要引起重视,可能是体内有癌。肿瘤生长会消耗大量营养,还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老人厌油、腹胀、腹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欲发生异常变化,建议筛查肝癌、直肠癌、胃癌等疾病,过了60岁以后,应该做一次肠镜、胃镜,有肝炎的人还应定期复查肝脏B超,同时还可结合家族病史针对性筛查。

此外,老人食欲变差也有可能和心理状态有关,例如老伴去世、子女离开身边、晚上睡不着等等,感觉生活孤独又枯燥,一个人不想吃饭。

获得营养,老年人抵抗疾病和癌症的能力才会提升,如果平时饮食不太健康,红杏林老师建议要及时改善。现在已经不是吃饱就行的年代,要吃得健康、吃得有营养,才能快乐健康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