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伏热不热,夏至早看天”,6月21夏至,今夏会很热吗?了解下。

随着端午节的结束,夏至节气也就不远了。据了解今年的夏至发生在公历6月21日,4点50分46秒,农历的五月十六。

夏至,是夏季的第4个节气,一年里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也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的日子。

据史书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说的就是这天太阳高度及白昼时间的关系,这也是夏至之名由来的原因。

当然,夏至节气最大的特点还是气温高、湿度大、不时还出现雷阵雨。为此,民间就有了透过夏至节气的天气来预测接下来的日子是晴是雨,是旱是涝的说法。甚至这天还被人拿来预测三伏天的凉热。那么夏至马上到了,今年的三伏天是热是凉?看看农谚就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热不热,夏至早看天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今年的三伏天热不热,看看夏至节的天气就知道。如果夏至这天有雨,那么三伏天大概率就会多雨,而多雨天就容易吸收地面的热量,降低天气温度,为此夏至出现雨天,那么三伏天大概率就会很凉爽。反之,如果夏至这天无雨,是个大晴天,那么今年的三伏天很可能就会干旱少雨,如此一来,炎热也就顺理成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对于这一说法而言,并非毫无道理,因为民间有很多农谚都直接说明了这一点。具体如下:

其一,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有雨应秋早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夏至这天没有雨,那么三伏天就会很热,反之如果夏季这天有雨,那么今年就会冷的早,入秋早。这句话侧面也反映出了,夏至无雨三伏雨少,夏至有雨三伏雨多。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夏至之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极易在午后或者傍晚出现雷雨天,如果没有雨,说明炎热推迟,这样三伏天就会比较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夏至大晴天,干旱到秋边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夏至这天是个大晴天,那么今夏注定会非常干旱,持续时间可能一直到立秋。这意味着今年夏天很可能是个高温少雨的天气,如此一来,炎热就会加剧,三伏天就会很热。

其三,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

这句话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说夏至这天如果有雷雨出现,那么今年的三伏天就不会太热;反之,如果没有雨,那么三伏天温度就会很高,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其四,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这句谚语说的是,夏至这天如果出现了大的降雨,那么到了八月份很可能就会雨水充盈,出现甚至有出现涝灾的可能。这也说明三伏天雨水会很多,届时天气就不会很热,甚至略微有些凉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样的农谚还有很多,都反映出了“夏至无雨天要旱”、“夏至无雨三伏热”的意思。虽然这些农谚并没有科学性,也存在地域局限性,但是在民间还是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也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了解。

总之,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在民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深受百姓重视。而且这个节气还被赋予了很深的文化内涵。另外,关于夏至天气对于未来天气影响的问题,也有一定道理。为此大家可以理性看待这个节气谚语。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夏至节气的天气问题了。话说,你觉得这些农谚有道理吗?你们那边是晴是雨?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