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乌克兰对弹药的需求不断增加,欧洲各国正在加紧生产155毫米口径的火炮,以保证其作战能力,但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面临着炸药、人力和原材料短缺等诸多难题,虽然提高武器生产能力已经成了欧洲各国的头等大事,但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进展还不够理想,今年1月份的时候,欧盟就确认其在3月之前,为乌克兰供应100万枚炮弹的承诺,已经彻底失败,为此他们还划拨了5亿欧元用来提高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应对炸药短缺的局面,欧盟通过了一个3.72亿欧元的资助方案,以帮助火药生产商,并希望在2025年年底前,将弹药产量提高到200万枚,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首先最大的难题,就是弹药与爆炸物的供给,欧洲现有的产量根本不够用,早在2008年时英国就关闭了最后一家炸药工厂,而欧洲最大的黄色炸药制造商位于波兰北部,但其产能也是有限的,能够满足生产需求的只有两家公司,但他们的订单最快也要在2030年之后才能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武器装备供应链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上70%的硝化棉都产自中国,其中高氯酸铵这种用于推进系统和爆炸物的化工原料,也占据了80%以上,但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战略上,中国都不会贸然出口,缺少原材料就意味着不可能再制造出更多的炮弹,与此同时欧洲对现有原材料的利用也已接近饱和,因此他们不得不转向印度、韩国等地,寻求新的原料资源,一旦乌克兰战败,其中的危险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是无法承担的,今后的形势只会越来越越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