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行业迎来转折点。

文丨华商韬略 文雨

泡水车,事故车,里程调表,隐瞒车况,合同陷阱,低配高价……长久以来,中国二手车领域乱象未绝,消费者深受其害,行业前进的脚步更是因此而受到极大制约。

6月12日,随着卡泰驰诚信服务标准发布暨美驰001号超级店启航盛典在郑州举行,这种长时期低质低效的发展局面终于迎来了转变。

【立标准,做认证,给承诺】

放眼全球汽车发达国家,二手车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其受欢迎程度甚至要远远高于新车。

比如美国,过去十年新车年销量平均为1600万辆,二手车的年交易量却高达4200万辆,是新车销量的2.5倍以上。欧洲市场同样如此,以德国为例,2023年新车销量为284.46万台,二手车销量则达到564万台,继续往前追溯,二手车交易量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始终2倍于新车销量。

▲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23年数据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23年数据来源

中国则明显要落后一大截,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2024年前五个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786.39万辆,同比增长8.69%,同期全国新车交易量1100.4万辆,二手车交易量只有新车销量的0.69倍。

针对中国二手车发展的痛点和阻力,麦肯锡此前曾专门做过一项调查,最终结果显示,57%的消费者认为二手车没有安全保证,43%认为之前车主使用情况不明,有安全隐患,30%认为日后维修没有保障。

所有这些担忧其实最终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不透明所带来的信任危机与保障缺位。从这个角度来看,卡泰驰当下的一些做法是针砭时弊、直击要害的。

自2021年成立以来,卡泰驰就一直聚焦于诚信服务体系建设,到现在,整个框架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本次活动,卡泰驰正式面向用户发布“两个行业领先标准”和“一个认证报告落地”;其中 “两个标准”包括行业领先的九大类412项车况检测标准和行业首创的三包服务标准,对交易前后各个环节都做出细致明确的具体操作规定;“一个认证报告落地”即《卡泰驰车况检测评估报告》,旨在通过数字化的标准认证流程实现车况检测、整备、质检全流程可视化和可回溯,让二手车车况有标可依、有据可查。

基于这些标准和认证,卡泰驰又进一步为消费者提供“五大承诺”,具体包括:九大类412项车况检测;“三非”车辆90天回购保障;30天整车保修;1年2万公里三大系统质保;三包服务,全国联保。

很明显,通过立标准、做认证、给承诺,卡泰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二手车交易全流程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将“一车一况”的二手车,打造成标准化的“准新车”品质认证二手车,打消消费者对于购买疑虑。这种跨越式的转变和探索不仅对卡泰驰来说意义重大,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打样板,开新局,拓空间】

中国二手车之所以没能达到成熟市场那样的体量,归根结底是受行业发展环境和格局所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表示,长期以来二手车交易绝大多数是以经纪方式通过个人之间的撮合交易来进行的;在规模、效益,以及在纳统和税收等方面几乎没有形成应有的贡献,二手车行业也长期处于“小、散、弱”的低水平运行之中。

破局的唯一解是等待强劲实力的大企业介入,迅速整合资源形成一套有利于长期发展的良性打法,然后全面铺开,牵引行业朝着规范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背靠海尔集团的卡泰驰有先天优势。

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海尔从智慧住居和产业互联网两大主赛道深化生态价值。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像海尔这样经过用户验证的头部平台,通过对大量行业经验和工艺的标准化,将其沉淀、复用和重构为自身的数字化技术和产品能力,并将其进行跨行业复制。

聚焦在二手车行业,卡泰驰产业互联网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了规模和生态的自我更新。在生态建设、产品创新、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表现出「先者愈先,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此次用户诚信服务标准的发布非常关键,因为只有标准化才有规模化,有了规模化才能更好地透明化,由此形成一个正反馈闭环,进而才能真正改造行业的经营生态,建立一个崭新的发展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泰驰真正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公司入局后并没有像其他友商那样急于在交易量上跑马圈地,而是紧紧抓住信任危机这个主要矛盾,建标准、立规矩、做服务、改形象,借用卡泰驰美驰名车总经理汪国保的一句话:“我们不生产产品,我们唯一的产品就是诚信。”

试想一下,当诚信、规范、品牌、专业成为行业主旋律,中国二手车的春天还怕不会到来吗?

现在,卡泰驰超体验中心全国001号店已经全方位呈现了全流程标准化流水线式作业整备流程、严格的质量把控,以及“两个标准、一个认证”全国落地实践的用户诚信服务创新体验,这种全新的实践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种颠覆,更是一种启发,按此发展模式进行下去,国内二手车从过去无序生长走向有序发展就完全有可能了。

复盘美国二手车的发展历程,也曾有过一段野蛮生长期,黄牛篡改车辆识别代号编码 、调整里程表、隐匿事故车等现象屡见不鲜,大量劣质二手车流入市场,该行业也曾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千禧年前后,美国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旧车认证、置换、拍卖、收购和销售的二手车流通体制,加之完善的法规体系、多样化的交易模式、合理的价格评估机制以及质量认证标准,美国二手车市场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并最终造就了今天的繁荣局面,期间更是涌现出了CarMax、Carvana等百亿美元市值级别的巨头。

中国市场近几年明显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密集发布诸如取消异地限迁、转移登记“跨省通办”、经纪模式向经销模式转型等一系列扶持二手车市场发展的方针。今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持续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大力发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政策的指向已经非常清晰,就是加快推动国内二手车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作为后发工业国,中国很多产业的发展都是在摸着发达国家过河,成熟市场的今天往往就是中国的明天。以欧美二手车与新车的比值为标尺,中国二手车至少还有数倍潜在增长空间,在企业与政府共同的推力下,行业已经实质性地站在了大扩容的前夜。

中国与发达国家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是一旦方向确定,中国往往更有效率。道理很简单,中国的产业发展受政策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大于美国,后者在很多层面受到地方发展自主权的制约,并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整合资源、统一共识,中国则完全不同,强有力的举国体制确保了产业政策推进和执行的效率,特别是在国家强调建立统一大市场的当下。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十年中国各个领域总是能够做到“起步晚,进步快”,用几年的时间就能走完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以史为鉴,中国二手车接下来整合的速度大概率要比美国快得多,这无疑让人对这个赛道的爆发力又多了一份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