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高扬 陈雅)如何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最大动能?江苏省常熟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第五党支部书记胡慧萍近日接受采访时说,该院近年来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检察事业发展的第一引擎,以“党建+公益诉讼”工作模式,推动公益诉讼工作走在前列。

常熟市检察院坚持“党建+业务”双轮驱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构建“检益山水”专业化办案团队,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党员干警组成办案团队,将支部党建落实到公益诉讼办案全过程。着力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增强党员活力,通过集体学习、大讨论等活动,引导公益诉讼检察干警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赓续检察初心,调动公益诉讼检察干警的积极性,狠抓办案质效。2023年以来,该院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3件,发出检察建议15件,均督促整改落实,1件案件入选最高检公益诉讼“千案展示”案例。

常熟市检察院以“党建互联”的形式,加大与相关行政单位党组织的密切沟通配合,深化“公益诉讼守护虞城美好生活”品牌创建。该院第五党支部联合常熟市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党支部开展“江南福地水清鱼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主题党日活动等,通过党组织活动打破行业壁垒。在此基础上,双方联合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调研,发现一些不法商家将其他地方的玉米包装成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常熟市董浜镇的特色农产品“黄金小玉米”出售,依法将侵权线索移送给主管部门。

常熟市检察院坚持“党员+”模式,多渠道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聚势赋能公益保护。该院探索“党员+特邀检察官助理”模式,吸纳在环保、资源、农业等领域执法一线的党员为特邀检察官助理,协助检察官开展线索研判、调查取证等工作。该院还探索“党员+志愿者”深度融合模式,从常熟市1000多名网格员以及社会组织中选拔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保护的党员作为“益心为公”志愿者,进一步发挥志愿者“神经末梢”和“最强外脑”的作用。如在去年中考高考前夕,该院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上报的广场舞和直播唱歌影响考生休息的线索,及时跟进调查,联合相关部门现场检查,与公共场所管理者沟通,督促对活动的区域、时段、音量等进行合理规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