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公子。

上个月底,南京一位70多岁的韩阿姨手冲咖啡走红,因为直接在顾客面前冲速溶咖啡,让网友直呼她坦率之余,纷纷赶来店里打卡。

但最近几天,舆论出现刺耳的声音,有人吹毛求疵,觉得她制作过程不干净;有人冷嘲热讽,表示她已经凉了;有人带起节奏,造谣她赚了几百万元。

人言可畏。

阿姨再次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既不接广告又没有公司,怎么可能赚到那么多钱呢?

其实,从追捧到质疑,这样的流程始终都有。

01

韩阿姨何以爆红?无他,唯坦率尔。

事情起因是,有网友在韩阿姨的店铺点了一杯10元咖啡,结果发现韩阿姨如此操作:

材料是三条雀巢速溶咖啡、拿出热水壶冲泡、上下摇匀注入“灵魂”。

这样的咖啡有手就能在家冲一杯,而且对一些咖啡爱好者来说,速溶咖啡是鄙视链最底层。

网友看完整个过程,对阿姨的毫不遮掩深感震撼,在网上发帖:

“关于我十块钱买了一杯纯手工现冲咖啡……”

帖子发布后,短短几天就获得百万点赞和评论。部分网友觉得外面卖几十块的说不定也是速溶咖啡,韩阿姨至少敢承认,标价不算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觉得这是一种情怀,自己的长辈觉得这个牌子好,也会冲来给孩子喝。韩阿姨自己也自豪卖了30多年,从不给顾客用杂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当被记者问道赚不赚钱,韩阿姨真诚地说:“不赚钱我累成这样,图什么呢?”

真诚形象加上跟风效应,韩阿姨迎来事业巅峰。

从5月18日开始,前来买咖啡的人越来越多,需要排长龙。其中不少人还是外地游客,有人驱车400公里,坐三小时高铁,就为了喝一杯手冲咖啡。

因为太火,明星前来打卡,品牌方亲自下场,承诺免费给韩阿姨供货。

02

韩阿姨火了之后,舆论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是无脑吹捧,将再简单不过的手冲咖啡吹出花来,称之为“地道正宗”。但没有技术含量和学习门槛的咖啡真的能有这样的高度?

另一种是吹毛求疵,说手冲过程卫生堪忧,队伍太长影响交通,速溶咖啡便宜属于暴利等。但说实在的,老百姓消费的街边小店,本就没有那么多讲究。

韩阿姨在生活中也明显感到了不同,甚至困扰。

首先是人流。韩阿姨发现有很多人长时间待在她店门前直播。一些商家为了蹭到流量,小到水壶罐子,大到空调电视,积极地往韩阿姨那里送,韩阿姨觉得很多东西根本没必要。

此外,因为太多人跟风打卡,韩阿姨最忙时光咖啡卖了1000多杯,12小时没顾得上吃饭。70多岁的她,难免感到疲惫,但又不想顾客白跑一趟,还是没停业歇息。

面对合照等要求,她耐心配合,发现有些顾客害羞,她还会主动提出。一位主播表示,韩阿姨的人很好,就算之后热度没了,他还想再待多一会。

其次是冒充。有些人为了蹭流量,冒充她开通账号,还让韩阿姨被质疑是否有团队。韩阿姨担心有人被假账号骗了,拜托侄子开通辟谣账号。

最后是造谣。网上传言她20多天赚了数百万元,然后突然爆凉。依据是她走红时生意很好,而随着热度减淡,现在已经没那么多人光顾。

韩阿姨表示,自己生意一直挺好,只是前段时间是特别好,不至于“凉了”,而且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可能永远那么多人排队,太多生意她也吃不消。

而“20几天赚数百万”的说法更是胡说八道。她解释道自己不是什么大人物,既不接广告又没有公司,就卖甘蔗汁、咖啡,怎么可能赚那么多钱呢?”

03

不知道大家觉不觉得,韩阿姨的经历很是眼熟——先是网友偶然遇见,发到网上意外走红,各大博主和路人出动,舆论开始从追捧变成质疑。

比如卖了30年6元一个菜馍的“郑州菜馍奶奶”,靠着“人老了该有个价值”等金句走红。

但这之后却被各大主播打扰,到了需要民警维持秩序的地步。那些怼在面前的手机和繁琐的问题,逼得她不敢再出来摆摊了。

再比如2元无限续杯,17年如一日的“武汉糖水爷爷”,因为价格良心,感动了众多网友。

然而,同样好景不长,糖水爷爷走红后很快回到老家,放弃摆摊,因为他看到那些“食材不干净”“子孙不孝,无依无靠”的评论,觉得“心里像插了刀”,实在难受。

为什么原本充满正能量的事情,却演变成唏嘘的结局?

坦率来说,在流量为王、变现迅速的时代,韩阿姨等人经历的流程意料之中。一些主播无所谓这样的行为是否打扰到当事人,部分网友们实则不关心他们的真实感受。

这也导致了一个不好的现象——即便当事人想要平平淡淡地生活,但还是被迫成为他者的流量工具人

在热度逐渐褪去之际,一些人还不忘用造谣等方式再收割最后一波。

可以说,只要有流量就有生意,有生意就有利益的逻辑自洽,这样的流程还会继续重复,南京咖啡阿姨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