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理工开学第一天,食堂里就收到了一则投诉。原来有新生发现常有一位衣着邋遢的老头在食堂里吃饭,并且还抱着盘子舔,属实是太影响食欲了,为此学校派出保安前去处理,可当保安走到老头身边时,却不由得鞠躬致歉......
老人家并不是拾荒者,也不是精神有问题,他叫王晓琮,是哈理工扫地僧般的存在,保安之所以认出来他就是因为他太出名了。
王晓琮天资卓绝,他曾14岁就考上了人人羡艳的北京大学,最后在浙江大学数学系读完的硕士研究生,当时他仅22岁。
为了支援家乡,他义无反顾地拒绝了各种高薪岗位的邀请,选择了留在老家教书育人,很快因为他过于优秀的资历,他被哈尔滨理工大学聘请为全职教授,负责本科生的专业课程讲授和课题的申报与深入研究。
王晓琮很快就热爱起了这项事业,在本科生上课之余,他也发现了一些学生资质不错,于是便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搞数学竞赛,没想到此举很受学生欢迎。
于是他便向上级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带队学生去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校领导听了他的想法后也很支持,于是便专门批准一块空闲办公室,由王晓琮全权负责,培养并指导具有参赛资质的学生。
王晓琮的能力其实已经不能用天资卓绝来形容了,为了搞清一个国外的专业问题,他曾半个月学会了法语,只是因为原汁原味的法语资料有更值得他深挖的学术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着这股子劲儿,他的一举一动影响了参加比赛的学子们,他门下的学生也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讨中,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王晓琮则趁机指点其中的疏漏之处,这让王晓琮和他的学生们乐在其中。
也是这种特殊的带队方法,王晓琮指导的学生在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时都能取得极为优异的成绩,十几年来,他的学生参加该项竞赛获得国际一、二等奖100余项,不仅为学校争得荣誉,而且能够大面积提升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很多学生通过此项培训及竞赛获得了阅读英文学术文献及撰写英文学术论文所必需的语言基础,多名学生通过推免进入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著名高校与科研机构深造。
王晓琮的学生对老师的指导都无比的感激,甚至有已经学有所成的学生专门买火车票来看望这位对他有重生之恩的老师。
在一年又一年的指导参赛过程中,王晓琮成了黑龙江省的一位为数不多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评委,因为有了这项任命他更加务实,在世界级赛事中往往能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指导比赛和讲授课程之外,王晓琮是一个随意的人,他几乎一年四季都穿那么几套衣服,获得的奖励也全都不用来满足自己的物质享受,而是把这部分资金全部用来搞科研。
他还很珍惜粮食,因为小时候挨过饿的原因,他养成了买的饭要一粒不剩的全都吃下去,不要浪费粮食的习惯,于是他总是习惯吃到最后舔尽自己饭碗里的饭粒,当然他不会用学校提供的碗筷,他去食堂吃饭都是自带碗筷,于是他觉得这么做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2018年,一篇《吃饭舔盘子的“锅炉工”,竟是14岁就上北大的“扫地僧”》的文章一经发布后在全网爆红,而文章描写的就是王晓琮老师,王老师勤勤恳恳却又才华横溢的人生,也赢得人们的关注与喝彩,他也值得大众所熟知,为每一位热爱生活、奋斗在自己岗位的人们干杯!
(信息来源:2018-09-07 11:59人民日报 《吃饭舔盘子的“锅炉工”,竟是14岁就上北大的“扫地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