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纵览古今中外社会发展史,土地问题一直都是关系国计民生和政权稳定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型,我国的土地法律制度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和推动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土地法律制度体系也已经逐步稳定成型。不过,由于我国依然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土地法治建设依然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学术研究的使命在于通过提炼基本的范畴和概念来建立稳定的学术知识体系乃至学科体系,从而为各种讨论提供有效的沟通工具和更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苏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拟联合《中国土地科学》和《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两个编辑部决定在苏州召开“中国土地法学科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聚焦土地法学的学科属性、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等基础问题,并期待对上述问题的专题、集中研讨助力中国土地法学研究和土地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会议由苏州大学东吴智库财产法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3AZD042)课题组承办,感谢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的大力支持。

现将会议议程公布如下。

PART01

开幕式

【2024年6月15日8:30—9:00

敬斋酒店2楼人大厅】

主持人

程雪阳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副主编

嘉宾致辞(每位8分钟)

李孝峰 苏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庆日 《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

杨在明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主任

合影(8:50—9:00)

PART02

第一单元 基调发言

【9:00—10:40】

(基调发言人各20分钟,与谈人各10分钟)

主持人

沈开举 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胡卉明 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

基调发言人

1.甘藏春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发言题目:关于土地法学科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2.孙佑海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论土地、土地法,土地法学的概念

与谈人

1.韩 松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2.高富平 华东政法大学财产法研究院院长、教授

3.李忠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4.李凤章 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与回应

茶歇(10:40—10:50)

PART03

第二单元 土地法学科建设

【10:50—12:20】

(报告人和与谈人各10分钟)

主持人

刘 锐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教授

王庆日 《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

发言人

1.管洪彦 吉林大学农业农村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法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土地法学:领域法学抑或独立的法学学科?

2.李 蕊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作为领域法学的土地法学

3.赵 谦 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作为“领域法”的土地法如何彰显其部门法学科特色?

与谈人

1.邹爱华 湖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2.高 海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3.王淑华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4.张先贵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

自由讨论与回应

午餐及午休(12:20—14:30)

PART04

第三单元 土地法教材编写

【14:30—16:00】

(报告人和与谈人各10分钟)

主持人

王淑华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吴一鸣 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发言人

1.高富平 华东政法大学财产法研究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土地法教材内容和体系建设

2.高 海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土地法教材编写的体系结构比较分析

与谈人

1.张凇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2.郭志京 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3.刘竞元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

4.郜永昌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自由讨论与回应

茶歇(16:00—16:10)

PART05

第四单元 土地法课程运行和人才培养

【16:10—17:40】

(报告人和与谈人各10分钟)

主持人

张 鹏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沈思达 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发言人

1.吴昭军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农业大学《土地法学》课程运行情况

2.李 雪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苏州大学《土地法学》课程运行情况

与谈人

1.杨在明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主任

2.周连勇 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3.马 勇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4.唐波涛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讲师

自由讨论与回应

PART06

闭幕式

【17:40—18:00】

主持人

高林娜 郑州轻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总结人

王克稳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苏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主任

法宝新AI·智能写作

无论是工作汇报,产品介绍,还是法律研究报告、市场宣传文案,法宝智能写作系统都能为您提供高质量写作支持,满足法律工作者日常学习工作中各类领域的写作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与灵感,全面助力您的文案写作。您可以在平台上选择不同的写作模型,输入关键词和要点,即可自动生成文档大纲与内容。平台内嵌法宝V6数据库,让您的内容创作有据可依。与此同时,智能写作平台还支持实时对生成文档进行修改和优化,确保文章撰写的准确性。

—— 系统亮点 ——

一键生成文章大纲——输入关键词和内容要求,即可自动生成文章大纲,为您提供创作起点和清晰明了的写作思路。

智能生成文章内容——GPT模型结合法宝数据库快速生成逻辑自洽、内容丰富的文章。

法宝V6数据库支持——查阅生成结果的相关法律法规、学术期刊等信息。可准确理解法律术语,帮助生成符合要求的法律文件;能够自动匹配对应法律法规,实现法理逻辑处理自动化,增强文章权威性与可信度。法宝智能写作能及时跟踪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避免使用已失效或废止的法律条文作为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责任编辑 | 张馨予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