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

“太多太多瞬间,在短短的一天加一早一晚发生,一切都在大艺展这几天,一切都在襄阳这座城,仿佛一场盛大的梦,而又如此真实。”6月14日凌晨,在完成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第一场声乐展演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二学生冯悦特意给襄阳朋友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她对襄阳的夸赞和不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唱团演出(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唱团演出(受访者供图)

冯悦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在襄阳只停留了34小时,但她对襄阳朋友给予他们的照顾与包容以及对襄阳的美食、文化与建筑都深有感触。

武汉大学生写信致谢襄阳朋友

“非常感谢,是太太太感谢你们的照顾和包容啦!”14日清晨,服务于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志愿者们收到了一封手写信,来自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唱团一名团员。信里称,半夜工作人员陪他们出门游襄阳古城,吃最好吃的牛肉面,让他们看到襄阳的美,志愿者同学一路陪伴,耐心地回答并解决他们的任何疑问;还有开车的司机,食堂打饭的叔叔阿姨,以及素未谋面的其他高校合唱团的朋友们……“太多太多瞬间,在短短的一天加一早一晚发生,一切都在大艺展这几天,一切都在襄阳这座城,仿佛一场盛大的梦,而又如此真实。”

冯悦写信致谢襄阳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悦写信致谢襄阳朋友

“感谢陪伴,感谢这盛大的几天。”在信的结尾,写信人称信写于凌晨,虽然很困,语言混乱,但情感是真实的,一定要写下来。

志愿者关蔼民收到这封信时感到意外。“没想到会有人专门写封信,看到这封信后,我内心特别激动特别自豪,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认可。”关蔼民说。

这封信的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二学生冯悦。冯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于6月12日晚9时许抵达襄阳参加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13日晚参加此次活动的第一场声乐展演,14日早上7时许离开襄阳。由于行程仓促,冯悦和合唱团的同学在声乐展演结束后,特意申请夜游襄阳,去感受襄阳的人文风情。

“灯火辉煌下的襄阳古城看起来非常震撼,这里的文化气息浓厚。”冯悦说,游览完襄阳北街后,他们还特意去品尝了襄阳牛肉面,“牛肉面真的很好吃,我们都把面吃光了,有的同学吃完还点了一碗。”

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冯悦感到轻松又愉悦,回到住地后,她的脑海里开始倒放在襄阳经历的所有画面,“我们一到声乐展演现场,也就是东津新区的襄阳图书馆,大家都沸腾了,怎么这么大,这么现代化,这么漂亮。”冯悦说,首到襄阳,她就感受到这是一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

冯悦称,她写这封信时,内心满是不舍,在困意重重的状态下,她坚持写完了这封信。

特选襄阳诗人孟浩然诗词参演

14日7时许,冯悦坐上了返程的高铁,“一定会再来一次襄阳,好好地感受这里的每一处风景。”

冯悦的声乐展演也画上了句号,不过这对她来说并不是终点,“从大一坚持到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因为热爱,未来还是会继续唱下去。”

据了解,冯悦所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唱团此次有两首作品展演,作品名称分别是《舟中晓望》和《雨中水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委艺术美育中心教师刘诗卉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山水诗歌《舟中晓望》的作者是著名唐代诗人孟浩然,他正是襄阳人,合唱团选用《舟中晓望》扩词并由该校教师吴昊作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唱团在襄阳市图书馆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唱团在襄阳市图书馆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刘诗卉称,《舟中晓望》这一作品一方面以富有古韵的优美曲调描绘出原诗的秀美风景,表达出对长江神韵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另一方面,著名词作家陈阳在后半段对原诗的展开与扩写,配以充满幻想与激昂的乐思,又使得这首古诗新唱的作品富有满满的时代感,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洒脱、豪情与一往无前的斗志。

刘诗卉还介绍,这是她第四次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但此次在襄阳参加艺术展演活动的意义非凡,“湖北这个荆楚大地喜迎全国的大学生,我们能在襄阳参演,既激动又骄傲,襄阳组织得也很有序,我们从内心感觉到了襄阳的热情,以及对我们大学生的友好。”

“襄阳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让我们有了文化自信。”刘诗卉说。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