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4日讯日前,中国劳动保障报以《“一站式受理 一条龙服务 一揽子解决”潍坊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站点遍地开花》为题,报道潍坊市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前不久,在潍坊高密市柴沟镇“平安小院”,一起欠薪纠纷被顺利化解。因工程项目承揽人发生意外,16名工人的工资被拖欠。经“平安小院”工作人员多方协调,最终,分包公司代为垫付,工人们拿到了应得的报酬。这样就地、及时、顺畅化解矛盾的场景,在潍坊市多个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站点颇为常见。

近年来,潍坊市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在企业集聚的镇街、社区、工业园区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高密市柴沟镇“平安小院”、山东潍坊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两家服务站点获批国家级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基层站点的建设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到基层一线、组织末梢,打通了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实体建设 准确匹配需求

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站点建设过程中,潍坊市坚持多维一体、同步创建、整体推进,以“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为目标,按照功能布局、设施配置、人员配备、服务标准“四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

每个站点设置接待咨询服务区、招工服务区、调解服务区、延伸服务区,统一标识标牌、窗口设置、服务流程、服务表单、服务时限等,开通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专网,实现咨询、立案等一体化服务。站点配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劳动保障监察员、劳动关系协调员、集体协商指导员,还聘请专业律师、司法调解能手、“五老”志愿者、社区网格员等,组建专业团队,提供劳动保障法律咨询、企业用工管理诊断、劳动纠纷调解等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站点与服务区域内企业的规模和劳动者的数量相匹配,与服务对象需求相适应,努力做到为每一家企业、每一名劳动者提供高水准的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潍坊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形成标准体系 提供优质服务

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站点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标准化体系的搭建与完善。潍坊市积极探索工作标准、政策标准、诊断标准“三标准”管理体系,初步取得成效。

工作标准即根据人群、管辖区等,建立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纳入标准体系的各项指标能够有效实施。目前,潍坊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内的“阳光100”楼宇已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取得显著成果;东庄社区试点街区也日渐成型,服务基层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

政策标准即动态搜集、整理汇编劳动关系纠纷调解和信访工作处理等法律法规,建立全面系统的政策体系,为站点劳动纠纷调处提供法律支撑。目前,潍坊市各服务站点已建立劳动纠纷调解、农民工欠薪调解、法治教育宣传援助等劳动关系政策标准,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诊断标准即围绕打造“诊断体系+诊断产品化研发”格局,制定“企业诊断体系”。当地以潍坊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为载体先行实施,推行责任包干、紧密服务企业的策略,通过企业合规化运营服务体系将用工风险诊断项目送入楼宇企业,降低用工风险发生的概率。与此同时,推动企业诊断产品化研发,以企业合规经营服务为抓手,开发公益讲座、培训课程、个性诊断、报告出具、方案制定等系列产品,满足企业在成立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不同需求,规范企业管理,从源头降低风险。

健全运行机制 确保规范有序

建好,更要用好。潍坊市探索建立“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延伸”全过程劳动关系服务标准化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事前,强化源头排查与预防。潍坊建立“企业包保”提前介入指导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企业用工合规性培训、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等工作。与此同时,实施用工风险和劳动纠纷一月一排查制度,每月联合“站点”单位进企业、进工地,重点为企业主和职工排查用工风险隐患、解决矛盾纠纷。此外,深入开展集体协商,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推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突出“站点”属性和行业职能,指导督促企业行政方和职工方依法开展集体协商。今年以来,站点累计排查企业89家、用工风险46个、矛盾纠纷4528个,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

事中,注重矛盾纠纷高效调处。潍坊加大重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建设力度,健全人社、法院、工会共同参与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推行速调快裁模式,不断提升劳动争议调裁审对接工作的质效。截至目前,“平安小院”共调处矛盾纠纷4500余例,劳动关系矛盾纠纷调处率超过98%。

事后,做好劳动保障延伸服务。他们建立劳动人事争议纠纷调处“一案一回访”机制,听取当事人建议,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与此同时,为劳动者提供养老保险、失业补贴、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后续保障服务,提升劳动者的再就业能力。目前,“平安小院”已帮助30多名失业人员申领失业金,为100多名灵活就业人员申报社保补贴,为630余名职工(农民工)协调工资680万元,为400余名有技能提升意向的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培训服务。

迄今为止,潍坊市已创建“平安小院”“德邻客厅”“姜和议事厅”“牟邻之家”等多个富有特色的站点和品牌,为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站点建设,提高站点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潍坊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通讯员 王兆国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