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国内媒体消息,当地时间6月10日,乌克兰方面发布消息,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对外宣称:乌克兰武装部队6月5日袭击了俄罗斯罗斯托夫地区的新沙赫京斯克炼油厂,导致俄罗斯150万吨石油和石油产品被炸毁,损失至少5.4亿美元。这一消息传出后,俄罗斯方面却至今无回应,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同时乌克兰指责俄罗斯在6月10日下午,对乌克兰哈尔科夫市发动袭击,导致8人受伤。而俄罗斯对此袭击指控,同样暂时没有进行回应。

俄军发射火箭炮袭击哈尔科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军发射火箭炮袭击哈尔科夫

第一: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的“消息”为什么不回应?首先来看近期乌克兰对外宣布的一些消息,据乌克兰方面宣称:当地时间9日上午,乌克兰无人舰对位于亚速海港口的俄军发动袭击。对此俄罗斯方面“暂无回应”,一艘无人舰艇袭击一支准备前往亚速海进行军演的舰队,大家觉得该怎么回应?

乌军无人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军无人艇

第二:从战略角度来看,俄罗斯不需要“回应”。据悉,在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一次谈话中提到,当前的成果足以向俄罗斯人民宣布胜利,俄罗斯目前已经控制了乌克兰约18%的土地,同时近期在乌东北部哈尔科夫地区取得进展。同时普京也重点强调:准备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承认当前战场分界线,但基辅和西方不回应,那么就只能战斗下去。相对于乌克兰媒体的“消息”,个人认为:俄罗斯不回应可能是因为不屑于“打嘴巴官司”,毕竟手里的战利品才是实质性好处。

前线俄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线俄军

第三:与此同时,外界的影响也是导致俄罗斯不再过多理睬乌克兰的原因之一。据美国媒体9日消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对外透露:“美国总统拜登已授权乌克兰军队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具体的解释也很简单:俄罗斯可以对乌克兰本土发动袭击,那么限制乌克兰越过边界开火打击被用来向乌方开火的俄火炮和装备,这不合理。从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占据道德高地的优势,可以理所当然的将对方钉在错误的铁板上。而在舆论进攻的过程中,显然美国、欧洲才是俄罗斯需要关心、重视的对象。

俄军火炮齐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军火炮齐射

最后,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对于俄罗斯的危害,相当于日本申请加入北约,所以俄罗斯在多次的谈判中始终坚持一个条件:乌克兰必须宣布中立,不加入北约。而美国就是利用俄罗斯的“担忧”,不断制造焦虑、矛盾、对抗,从而引爆区域战争。说的直白一些:如果不是“有利可图”,美国会为乌克兰送上上百亿美元的军火吗?在巨额援乌军费的背后,必然隐藏着巨大的利益关系,只不过乌克兰想要获得北约认可、美国亲赖,就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开弓没有回头箭,乌克兰大概率不会走上谈判桌。既然对方没有谈判的“意愿”,那么俄罗斯自然也就不会再积极回应进行互动。

(文/小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