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为了打压中国,曾使出“三板斧”
  • 现实让美国意识到“单挑”赢不了中国
  • 美国计划拉着盟友“一起上”,这次若还赢不了中国,美国盟友体系或崩盘

为了打压中国,美国曾连接打出三张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第一大国用尽了各种手段,前后花了70多年时间,非但没搞垮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个发展中国家开始全方位崛起,逼得美国现在不得不放弃单挑,开始组织盟友发动一场“群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看美国这么多年来都是如何针对中国的,首先是动用军事手段压迫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无视了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警告,悍然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并派遣第七舰队横穿台湾海峡,妄图将中国变成冷战的前线。

然而美国万万没有想到,中国不仅敢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并且还一度将“联合国军”赶回了37线。最终,不可一世的美国被迫在停火协议上签字。

原本按照美国的剧本,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后,中国在东北的新兴重工业基地将面临直接威胁,黄海、东海一带的沿海经济区也将长期处于驻台、驻日韩美军的威胁下,整个国家将会失去经济崛起的希望。结果美国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军事手段竟然失败了,被打出了阴影的美国,直到现在面对中国的时候,都会强调“无意与中国爆发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又打起了政治牌,妄图在国际上孤立中国,用封锁禁运的手段扼杀新中国崛起的希望。

结果美国又失败了,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正式成为“五常”。当看到中国无法被孤立,加之需要“联华抗苏”的政治目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后来中国迎来改革开放,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进入正轨,眼看中国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美国再也无法对中国进行孤立,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既让中国迎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让欧美在对华投资方面受益匪浅。

当军事牌与政治牌都失效后,美国又打起了经济牌,企图利用美元霸权、贸易战的方式,像当年收割拉丁美洲、“亚洲四小龙”那样,对中国来一次经济收割。

结果美国这次又踢到了铁板,从特朗普时期发动的对华贸易战,美国打到现在都没占到好处。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就一直在加息,妄图利用美元潮汐来完成经济收割,可中国却顶住了美元潮汐,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美国远远没有实现收割中国的目的,到了6月份,欧盟开始撑不住了,欧洲央行宣布降息,苦苦维持加息政策的美国,正遭受加息带来的反噬,银行倒闭、债务利息上涨,眼看也撑不了太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接连打出军事牌、政治牌、经济牌这“三板斧”之后,美国发现不仅搞不垮中国,甚至连阻止中国崛起都做不到。如今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完全具备在亚太与美军抗衡的资格,五角大楼几乎每次围绕台海的兵棋推演,最后都会得出“美军伤亡惨重”的结论。

随着中国海军逐渐发展为“蓝水舰队”,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东盟现在已经明确表示不会“选边站”了,而是要在中美竞争期间保持中立。

政治方面,当美国一次次在国际上滥用武力,已经让其他国家对其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跟中国进行合作,美国传统盟友沙特竟然在中国的斡旋下,与伊朗的关系正常化,另一个中东地区重要盟友阿联酋,如今也忙着跟中国搞好关系,双方组织军演,并在航天领域展开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方面,全球去美元化的苗头开始出现,中国则成为了无可动摇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开始提高。并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各地铺开,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发现与中国真的能实现“合作共赢”。

印度与中国最大的区别,是留不住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美国已经意识到一件事:单挑赢不了中国。如果说美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公司,而中国就是西方学者口中的“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一个能拍出“流浪地球”的民族,可见其“落叶归根”的思想一直深深刻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内心里,西方很难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种情怀。

正是因为这种情怀,哪怕在中国处于落后的情况下,依然有无数中国人前赴后继的为建设祖国而无私奉献。美国人无法理解钱学森明明可以在美国享受优越的生活,为什么要不顾阻拦执意回去建设新中国,钱学森在美国每年光是津贴都能拿到1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0万美元。而他回到祖国后,月薪却只有335元人民币。

而这也是印度与中国最大的差别,印度虽然是人口大国,虽然也能培养出大量人才,但是却留不住人才,中国虽然也有不少人才选择留在国外,但每年回国报效国家的人才更多。

当许多印吹声称美国不少大公司的高官都是印度人的时候,恰恰证明了“印度留不住人才”这件事,有抱负的印度人都是想着去更发达的国家为自己谋一条出路,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报效国家”这个概念,毕竟印度这个国家的古文明早已断代,由于缺乏对国家文明的认同感,印度总理莫迪只能大力推广印度教来团结印度民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美国不担心印度有朝一日会崛起,但是却拼命打压正在崛起的中国,美国可以使用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搞垮一个国家,但是却很难搞垮一种文明,这就是美国单挑赢不了中国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美国还是没有放弃针对中国的目标,只不过现在的美国打算采取“群殴”的策略了,组织盟友针对中国实施一场“全面竞争”。从2023年,美国就招呼着欧洲一起“对华去风险化”,随后又提出了“中国产能过剩论”、“中国对外倾销商品”、“中国电动汽车威胁国家安全”等观点,诱使欧盟跟美国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准备美欧联手跟中国打一场“贸易战”。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17.4%至38.1%的额外关税,也称为反补贴税。这是自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后,欧盟正式步美国后尘祭出“关税大棒”,执意针对中国贸易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军事方面,美国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群殴”计划,首当其冲的就是整天嚷嚷着“台湾有事就是自己有事”的日本。6月10日,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表示:美国的国防工业已经不堪重负,需要日本的帮助来应对中国的战略挑战。据悉,美日目前正在举行“美日防卫产业合作、采购、维护定期磋商”会议,美国需要日本在飞机维修、导弹生产和军事供应链恢复方面提供帮助。

而菲律宾也在美国的撑腰下,频繁在南海地区发起挑衅,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在今年的香格里拉对话峰会上,甚至公然表示:如果有一个菲律宾人在南海被打死,将与中国开战。

为了筹备潜在的南海冲突,菲律宾还准备从西方采购先进战机与潜艇。

损害盟友利益,美国未来将被抛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欧盟虽然不想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但是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还是被裹挟进了“中美贸易战”当中。一方面是因为如今的欧盟高层早就被美国渗透了,这次制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欧盟委员会,其主席冯德莱恩就是一名“美国代理人”,其丈夫与孩子都在美国工作生活。

2023年,冯德莱恩甚至还准备任命美国人来担任欧盟竞争总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气得法国总统马克龙大骂:真的没有具备学术资格的优秀欧洲研究人员能胜任这项工作吗?

另一方面,面对强势崛起的中国电动汽车,欧盟一些国家也是倍感压力,过去他们尝到了自由贸易的甜头,现在却因为害怕中国电动汽车,改为拥抱贸易壁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相比于过去的一呼百应,美国这次的号召力就大不如前了,任美国如何宣传“中国威胁论”,许多欧洲国家依然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在欧盟宣布消息的当天,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欧盟应就相关问题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对话,德国希望看到的不是更多的限制措施,而是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

匈牙利国家经济部则发出声明:不支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也站出来表态:不会跟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为何这些欧洲国家要反对欧美的政策呢?因为美国挑起的这次“电动汽车贸易战”,也侵犯到了这些国家的利益。德国就不必多说了,汽车工业是德国的支柱产业,多少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势必也会影响到德国车企在华利益。

而匈牙利则是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投资建厂的地方,欧盟的做法无异于砸他们的饭碗。

至于挪威,则是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2023年挪威电动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82.4%。挪威想完成能源转型,就必须与中国电动车企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美国组织盟友在国际上干坏事,还能美国吃肉、盟友跟着喝汤。而现在美国是自己吃不上肉了,还要拉着盟友一起遭罪,虽然这次欧盟看似配合了美国的对华战略,但代价是什么呢?欧盟许多国家对美国的不满已经藏不住了,如果一个盟友只会给自己惹来麻烦,有好处的时候却独吞,那这样的盟友注定要被抛弃。

目前欧盟还愿意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美国,无非是美国的影响力太大,欧盟暂时胳膊拧不过大腿,可一旦美国这次组织“群殴”依然赢不了中国,那美国的麻烦可就大了,目前许多国家与组织都倾向于保持中立,可一旦发现美国黔驴技穷也赢不了中国,那美国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必将迎来一波大衰退,下次美国想继续组织盟友针对中国,响应者恐怕就寥寥无几了,49年加入国军这种事,可不是智商正常的国家能干出来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