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张志强,前不久,我才从军队转业,开始在一家国企上班。说实话,当初选择转业的决定,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内心还是有些后悔和迷茫的。

老实说,我上学的时候可没想过将来要当兵的。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太好,老爸老妈也没啥文化,就希望我将来能考个大学,分到个体面点的工作,过上稳稳当当的生活。

不过18岁那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了,电视上天天播军人奋勇杀敌的新闻,再加上我们那会儿青春期孩子脑子又热,我就萌发了从军报国的想法。

家里人力阻而不能自已,我是铁了心要去当兵的。总之经过一番周折,我被武警部队录取了,并且一毕业就直接参军入伍。刚入伍那会儿,我还挺不适应的,天天艰苦地训练,又累又饿,一到晚上睡在营房就什么梦都不做了。不过军旅生活也有好处,就是训练有素,团结互助,磨炼意志。总之在部队那几年,我是真真正正成熟了不少。

转业时我已经26岁了,服役期间,我无功无过,也没得过什么嘉奖,不过荣誉奖章倒是拿了几面。我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军旅生涯没啥大起色,可却给我留下了宝贵的友谊和骄傲自豪的记忆。

咱军旅生涯,最要好的哥们得数李杰和王武了。他们俩一个比我大三岁,一个比我小两岁,但我们三兄弟就跟自家人似的,无话不谈,无所不知。或许是因为我们三个人在部队里面都是同袍子,很多人情世故的事儿都懂。

退伍以后,我也没闲着,很快进入了燕京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薪资福利虽说比不上在部队吃香喝辣,但也勉强算是不错的工作了。可就是这份新工作,让我至今对当初的选择有些后悔和犹豫。工作内容看似轻松,可实际上效率低下,同事很多喜欢扯淡儿溜号的,说话办事效率低下。就是那些工作风气和作风让我有些不习惯,特别是一提及军旅生活,我就会莫名地怀念起来。算了,反正我也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环境,才选择了这份工作的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燕京这家企业工作,除了习惯了部队的那些光荣严肃作风比较不适应国企的这些散漫松弛之外,基本上还算不错。离开军营,我尤其想念李杰和王武那两个兄弟,毕竟我们曾肝胆相照,几乎就跟亲兄弟一样亲近。真没想到,转业不久后,我们三人竟然在这家企业重新"聚首",成了同事。

老怀旧了,一起追忆昔日军旅往事,真是把酒言欢无比欢畅。想当年,我们刚入伍的时候,老李4岁就比我大,但因为单纯老实憨厚,常常被我们嘲笑寿星翁。王武是从小生长在北京城里,脾气倔强,嘴上无响。可即便彼此性格互有不同,我们都是真挚的好兄弟,共同度过了艰难的新兵连训练,一同战斗在前线,结下了生死之交。

在国企工作,我偶尔还是会想起在部队的岁月。作为一名军人,虽然枯燥乏味,但至少是光荣而有尊严的。可到了国企这里,效率低下,遇事懈怠,唯唯诺诺,我着实觉得有些不习惯和不适应。不过幸好有老李和王武这两个哥们在,至少让我不那么孤单。

渐渐地,在国企里面工作,我也开始习惯了这里的环境和氛围。如果说有什么令我怀念军旅生活的地方,大概就是那份男儿气概和集体的向心力了吧。不过嘛,人在国企上班,也算是衣锦还乡了,生活比在部队要潇洒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在我渐渐习惯了这份新工作,准备踌躇满志地向前开拓的时候,一件小事却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有一天,我们部门接到了一个新的项目,虽然预算和难度都不算太高,但确实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一些的努力才能圆满完成。谁知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整个团队上下竟然都懈怠了,直到最后期限将至,才慌乱着加班加点,差点没赶上进度。

可我看着这些满身菜味的喽罗们,就忍不住想起了当年在部队的那些日子。尽管时间总是那么紧迫,任务又那么艰巨,但就是凭着浩然正气和头悍的士气,我们每一次都能扭住鬼子的狗腿,屡战屡胜!回想起那团结一心的战斗力,我就对现在这一派散漫的工作作风感到了巨大的失望和愤怒。

更令我震惊和沮丧的是,自打工作开展以来,竟然有那么一小部分同事在背地里拆台嫌弃,妄加揣测,成天斗嘴贬低大家的工作。这可太令人不齿了!难道他们自己就忘记了刚进单位时的那种朝气蓬勃的青春热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