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7年,孙中山先生就与日本友人谈论过推翻清政府后的定都问题,当时考虑的是“一都四京”,他认为中国那么大,定都后,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各设一个京,这样既利于管理全国,又能分担首都的压力,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是有史可依的

后来孙中山先生与在日本流亡的章太炎共同商讨推翻清政府后的政治举措时,也讨论过新政权建立后建都选址的问题

随着与章太炎的深入探讨,孙先生的想法有所改变,他对首都的选择有了三个备选方案武昌、西安和伊犁,而孙先生最中意的城市是伊犁。

伊犁地处偏远,那里只有游牧民族居住,孙中山为何想定都伊犁呢?

此事孙先生曾与章太炎做过多次讨论,孙中山说:“要成为世界强国,伊犁是第一选择”。

一都四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辛亥革命前,远在日本的孙中山先生就考虑过推翻清政府后的定都问题,但他的想法却不是仅仅只有一个首都,他的想法是要“一都四京”。

武汉为“一都”“四京”分别是江宁(东京)、重庆(西京)、广州(南京)、北京(顺天)。

孙中山认为武汉所处的地理位置条件有着特别的优势,它深处中国腹地,不仅是南北铁路的枢纽还是长江水运的核心,更重要的是武汉有着很好的革命基础和经济基础

如定都武汉不但可以做到全国联动,还能平衡各方势力,所以在当时,武汉是孙先生定都的首选。

四京除了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还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或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们分别镇守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又同时拱卫着首都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它有着天然的崇山峻岭作为屏障,易守难攻。

北京和南京曾经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多年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氛围的熏陶浸染,古老威严的古都气息让人不由肃然起敬

广州对于孙先生来讲更是意义非凡,因为最早的中国革命势力就是在这里兴起的。

但在当时的形势下,“一都四京”仅仅也只能是个设想而已,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定都的想法也是随形势变化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