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宣布要以三天的时间拿下上海,我倒要他们试试,是他们的拳打得硬还是我们的脚站得稳?

这一战,百万国军精锐折戟沉沙,14位将军战死,数千名军官阵亡,国军中央、海军全军覆没,30万中华儿郎血洒黄浦江,中低层黄埔生几乎全部战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中国抗战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役,一个师上去不到一天就能打光。

我们把一个师、一个师的部队白白的填进去,结果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这就是有着东方绞肉机之称的淞沪会战。

此战湘军出动全部兵力15个师,在淞沪一役基本打光,最终被撤销番号,残兵编入中央局。

要知道,当年的十大王牌师排行中,湘军就占了三个名额。

此战过后,再无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战,广西狼兵7个师在白崇禧的带领下,徒步数千里支援上海。

狼兵抵达战场的第一天,就迅速组织1万名敢死队悍不畏死与日军正面硬碰硬。

面对狼兵不怕死的进攻,恼羞成怒的日军直接动用大口径火炮,铺天盖地的弹药倾泻而下,阵地瞬间变成一片焦土。

即便如此,桂军仍靠血肉之躯抵挡日军。

双方激战三天三夜,最终6万狼兵出征,战死5万多人。

眼见自己亲手从家乡带来的子弟兵损失殆尽,后方的白崇禧嚎啕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战,8个师的川军将士在刘湘的带领下,用一双草鞋徒步几千里赶到上海。

这支当年被人称作叫花子的部队,在抵御外敌时奋勇杀敌。

到上海第一天,川军就冲上日军阵地血战7天七夜后,川军排以上的军官几乎全部战死,士兵也几乎损失殆尽。

这一战,粤军出动6个师支援上海,5万粤军与9万日军主力正面硬抗与日军血战32天,日军动用航空母舰及战机轰炸粤军,粤军仍歼灭日军数万人。

粤军对上海有不可磨灭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1932年12月8日淞沪抗战时,粤军就曾死守上海与日军血战。

而整个抗战期间,这只由广东客家子弟为主的粤军出名90多万,到最后仅剩300人川未出,粤已进,参战的还有校长的敌系中央军以及各省的地方部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本营调集两大舰队,其中包括三艘航母、30多艘舰艇,搭载390多架飞机、300多辆坦克,约30万兵力,冰封直指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内部更是狂妄叫嚣要在三个月灭亡中国。

8月14日,张志忠指挥第87、88师向日本住户、海军虹口基地围攻。

为数不多的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参战,试图将驻守日军驱赶下海。

813淞沪抗战就此爆发。

国民政府紧急召开全国军事会议,全国各地的军阀齐聚一堂,这在之前是前所未有的。

家里即便打一仗,在外敌来犯时必须同仇敌恨。

晋绥军首领延禧山、魏系代表领中人、川军将领刘湘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会议结束后,中国军队先后调集48个师和62个,共计兵力约70万人。

还有全国各地没有枪、拿着大刀长毛的抗战义勇军奔赴上海参战的总兵力高达100万人。

然而很多部队连伙食都是问题,常常三天都吃不上一顿午饭,装备方面也十分落后。

农业大国与工业强国的碰撞。

那时的日军仅一个师团的火力,比中央军两三个军加起来还要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普通士兵每人配发120发子弹,但当时的中国军队,就算是校长敌系中央军,每个士兵配发的子弹不到30发,其余地方部队有的连十发都不到。

就算是装备悬殊,各省的军队仍在急行军赶赴上海。

中国军队刚抵达上海就与日军展开激战。

由于当年的淞沪战场在沿海地区都是平原,难以修建战壕,而且往下挖就有地下水冒出,加上根本来不及修筑大纵身防御工事,士兵们只有趴在水里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有海上军舰炮火支援,军舰的炮火不比坦克排气炮,这一炮下来经常让将士们整连整排地的牺牲,士兵们只能靠血肉之躯硬撑。

日军飞机和军舰轰炸整个淞沪战场就像绞肉机,就连敌系中央军一个师都能一天拼光,黄埔生更是几乎全部战死。

此战直接导致中基层黄埔军官生出现断草,更别说其余的地方部队了。

空军方面,虽然四大天王之一的高志豪凭着出色的技术打击了日军,但耗不过日军飞机多,国军中央海军在日军的攻势下全军覆没。

当年的淞沪战场有多惨烈是无法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日军16师团在江苏太仓境内的白毛,加上日军6个师团强度苏州,对淞沪战场中国70万首军大有合拢之势,校长下令全面撤退。

可由于命令仓促,指挥失控,大撤退演变成全面大溃退,淞沪会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守军虽有心杀敌,但无力回天,实在是装备实力太过悬殊。

此战中国军队死伤约30万人,日军死伤4万余人。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我中国的美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惊心动魄的三个月中,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同时让全中国凝聚出一个共识,让全世界知道,对于侵略者,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一卒,绝不终止抗战的决心。

勿忘历史,勿忘先辈!

注:图片源于网络,仅用于文章配图,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