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的蛰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这背后最不能忽视的一个人,就是李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斯

李斯是楚国人。自小家境贫困,这一开局可能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这个我们后面再论。早年间他在楚国的郡担任一个小吏,但是不甘平庸的他辞掉了这个体制内的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再就业,他踏上了一段新的求学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荀子

为了专研帝王之术,他就学于儒学大家荀子,还和韩非子是同学。终于,在公元前247年,韩非子来到秦国,在秦相吕不韦的手下做个门客,利用这层关系,他有了可以接近秦王的机会。

走上仕途

李斯利用吕不韦对自己的赏识,通过吕不韦的引荐,李斯连续多次向秦王说明自己的帝王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不韦

最有名的就是他向秦皇进谏的《谏逐客书》,阐明了秦地民生的利弊,针对性的指出了秦国重物轻人的弊端,劝说秦始皇称霸六国,野心勃勃的秦始皇接受他的建议,并让他参与制定了离间六国、统一天下的计策。秦始皇采纳他的建议采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个郡。

福祸相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完成统一六国的功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

李斯理所当然地成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做了秦朝的开国丞相。虽然不知道李斯的具体情况怎么样,但是想来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这个位置应该过得很滋润,对他来说他已经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心里是非常高兴的,但是他也只是潇洒了十年,等到秦始皇驾崩后,他的好日子也差不多到头了。秦始皇有十八个儿子,最得人心、最有德行和才华的是长子扶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扶苏

但是扶苏多次劝谏惹得秦始皇很不高兴,可能觉得自己身为父亲的威严被多次冒犯,更何况在以前那种伦理纲常思想统治下的古代社会,气急败坏的秦始皇把扶苏流放到上郡(今陕西榆林)监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亥

而二儿子胡亥确是个脑子不灵活的家伙,根本不可能做皇位继承人,史书上也没有记载秦始皇的继承人人选,只知道他在弥留之际给扶苏一封诏书,书中只是让他回来处理自己的后事,并没有说要他回来做皇帝,但想来这其中已经暗喻了让他料理自己后事顺便做皇帝的意思。即使没有指明继承人,按古代继承顺序也理当是扶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高

但是坏就坏在赵高,他是宦官出身,原本生于社会底层,那时候宦官还是不太监,因为精通法律,赵高做了胡亥的老师。为了让自己这个学生做皇帝,他矫诏立胡亥为王朝继承人,还赐死了扶苏。赵高是胡亥的老师,这个刚上位没什么主见的傻皇帝什么都听从老师的,实际上全国已经是赵高的囊中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高

但是他不满足于在台后搞小动作,还想到台前爽一把,他觊觎丞相之位已久,李斯的噩梦终于要来临了。

噩梦将至

在平反陈胜吴广的叛乱中,李斯给予了前线很多人力物力,因此很多次战乱都反败为胜,让王朝的好几次平叛都反败为胜,但是赵高教唆胡亥,用民乱不断的问题问责他这个丞相。这就要提到开头说到的“悲惨结局”,出生于底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亥

尝到上层社会甜味的李斯已经舍不得这个来之不易的权位,他逼死了自己的儿子,放弃自己的立场,抛弃了人格和尊严,对皇帝阿谀奉承,还营造出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的假象,尽管如此,赵高还是没有放过他,为了把他拉下马,开始构陷他的儿子李由谋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李斯百口难辩被下狱,不死心的李斯在监狱里写了一封血书申冤,等交上去的时候不出意外落到了赵高手里,为了彻底摧毁李斯的希望,赵高还暗地里让自己的人打扮成皇帝的大臣去监狱审问李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斯

只要李斯辩解就往死里打,这样几次后,等到皇帝派真正的手下去审问赵高时,赵高低头不语连连认罪。于是,公元前208年,秦朝这位功勋最大的谋臣被腰斩于咸阳市,夷灭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