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由《每日电讯报》提供

哪些公司将受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打击最大?也许令人惊讶的是,它可能不是中国品牌本身。

特斯拉(Tesla)和宝马(BMW)等西方制造商在中国生产汽车,然后运往欧洲,有可能成为欧盟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严厉新关税的最大输家。

至少,这是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新关税后一些专家得出的反直觉结论。

这些措施旨在为欧洲汽车制造商提供保护,他们抱怨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削弱。

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高级分析师格雷戈尔·塞巴斯蒂安(Gregor Sebastian)表示,新关税在某些情况下将进口税总额提高到48%,可能会使在中国制造的西方公司无法负担向欧盟出口的费用。

其中包括在上海设有工厂的特斯拉和在沈阳拥有全球最大制造基地的宝马。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商可以承受更高进口关税的打击。

当然,关税并非微不足道。它们将总共耗资数十亿欧元。

例如,拥有英国品牌MG的国有巨头上汽集团现在面临38%的额外关税,而沃尔沃所有者吉利可能面临20%的关税,比亚迪可能面临约17%的关税。

与此同时,所有其他公司都受到21%或38%的关税,这取决于它们是否分别与欧盟调查合作或拒绝合作。(特斯拉和宝马属于前一类。)

这些关税是在现有的10%关税的基础上进行的,该关税适用于从欧盟以外进口的所有电动汽车。

然而,高额的关税可能不足以让中国企业望而却步,因为它们在欧洲的利润率如此之高。

今年4月,荣鼎咨询(Rhodium)发表了一份题为“Ain't No Duty High Enough”的说明,以残酷的清晰方式阐述了这一结论背后的原因。

它表明,特斯拉的Model 3和宝马iX3可能因仅10%的额外关税而亏损。相比之下,大多数中国电动汽车冠军可以承受30%以上的关税。

比亚迪而言,比亚迪控制着自己供应链的很大一部分,荣鼎咨询预测,它可能需要至少50%的关税才能使在欧盟的销售亏损。

以比亚迪的海豹U为例。在中国,这款SUV的售价相当于21,769欧元,其中约1,306欧元是利润。

为了在欧洲销售这款车,比亚迪理论上会产生 7,256 欧元的额外费用,包括关税。这应该意味着它可以以 29,025 欧元的价格出售。

相反,Seal U 的零售价为 41,990 欧元,这意味着每辆车的利润为 12,965 欧元。

“简而言之,对于比亚迪这样竞争激烈的生产商来说,可能需要征收约45%甚至55%的关税,以使对欧洲市场的出口在商业上没有吸引力,”荣鼎咨询说。

研究人员警告说,对于宝马和特斯拉等从中国向欧洲出口的公司来说,更低的关税可能会“摧毁商业模式”。

这些数字凸显了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的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不仅在成本上领先了一点点,而且比西方竞争对手多了几光年。

缩小差距——或者用欧盟的话说,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需要的不仅仅是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