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立足机构编制职能保障,聚焦创新平台、人才引进、治理振兴等方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势赋能。

打破传统束缚,创新聚智平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为推动马山县种业发展成为带动农民有效致富的好产业,马山县编办部门着力破解传统事业单位在市场配置中活力动力不足、对行政主管部门依赖性强、受机构编制资源约束等难题,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校地”合作新型事业单位——马山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搭建地方、高校及科研团队、企业三方合作平台,成立了该县第一个不设定编制、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的新型事业单位,为促进马山县加速迈向制种大县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该中心已引进20多家区内外知名种业公司入驻,推进建成了马山黑山羊种羊保种繁育基地、蓝莓育种基地和油茶原种培育保护基地等基地,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N个基地”的产业布局,并成功申报了创建自治区农村现代种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马山县粤桂协作(种业)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2023年以来,马山县建设了47个玉米制种基地,玉米种子约845万斤,产值达3.8亿元,32个农业主体(大户)参与订单育种,吸纳用工超21万人次,发放劳酬超2000万元。

聚焦数字赋能,强化人才引进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为破解人才短缺难题,按照“统筹使用、动态调整”的原则,充分利用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时监测各部门编制数量,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调配、整合各单位空编,做到兼顾原单位编制需求和人才引进工作有序运行。同时,科学统筹编制资源,形成合理可行的用编方案,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卫生、农业等重点民生领域的用编需求。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和日常统计数据,对全县五年内退休人员情况进行梳理并高度精算,将退休人员的退休时间与引进人才入编时间结合测算,做到退休人员与新进人员使用编制无缝衔接,确保有限的编制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2023年以来,马山县共招聘教师509名,临床医学人才65名,使用行政空编安置选调生3名和考录公务员37名;同时,分别增加马山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白山镇农业林业和水利站事业编制各6名,配齐配强专业人员,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控队伍专业水平,有效提高全县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优化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是基础。马山县编办部门按照精简高效便民原则,重点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四大基本职能,按照5个内设机构、4个事业机构的限额进一步优化乡镇内设机构设置,全方位对乡镇管理体制进行了“大手术”“大改革”,助推基层治理“事半功倍”。同时,不断完善交办事项准入机制,增强基层减负“效力”,印发《马山县乡镇职责准入办法》实行交办事项准入机制,《办法》正文主要内容共12条,包括乡镇职责准入的范围、方式、程序和涉及部门的职责分工等,《办法》的印发全面厘清职能部门和乡镇各自责任,解决权责事项不清晰问题,有效防止县级职能部门只当文件的“收发室”“中转站”,工作任务随意下移问题,不断推动乡镇聚焦主责主业,增强县级职能部门协作配合,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卢敏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