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通电话铃声响起。话筒那头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大夫,我是陈阿姨,从昨天开始突然感觉走路不稳,总是往边上偏......”全科医生谢畅通过电话中的简短询问,得知这是我们中心的一名签约居民,73岁高龄的女性,既往诊断高血压病、糖尿病。

谢医生初步考虑她可能为脑卒中。陈阿姨听从了家庭医生的建议,立即前往附近某三级医院急诊科就诊。在那里,她接受了头颅CT等检查,诊断为脑血管病,并给予一些药物静脉输液治疗,随后转诊回社区进行后续的输液治疗

次日,陈阿姨来到全科门诊复诊,步态不稳症状无明显好转。谢医生对她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体格检查,除步态不稳外,神经科查体并没有明显阳性体征。通过询问,了解到她发病前曾与家人因家务琐事发生口角,步态不稳为新出现症状,且持续不缓解。

面对这样的新情况,虽然患者的头颅CT报告显示未见明显异常,但CT显影在脑干部位不够清晰,且CT存在显影滞后。故建议患者再次前往上级医院神经内科行头颅磁共振检查,但患者表示不太理解。谢医生向她详细介绍了CT与MRI的各自优缺点及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脑干梗死的特殊性等,经过有效沟通,终于与患者共同决策,在进行输液的同时帮助她联系“120”,通过绿色通道转往上级医院急诊科,经核磁检查提示“左侧延髓背侧急性梗死”,收入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走路不稳症状基本缓解,出院后她继续在中心全科门诊随访,接受慢性病管理、康复治疗及心理疏导治疗。从家庭医生到三级医院的急诊科,再到全科门诊的复诊,在脑卒中患者早期识别与转诊以及脑卒中等慢性病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疗的执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我们的故事,一个从危机到转机的诊疗之旅。全科医生作为患者的守望者,以病人为中心,提供连续性、完整性、综合性的医疗服务。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对患者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挑战,一起迎接下一个转机。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珍爱,每一个患者都值得最好的医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稿: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编辑:朱红剑 校审:郑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