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飘出的不仅是粽叶的清香,更是满满的节日氛围。然而,在享受这份传统美食的同时,我们不可忽视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为了大家健康,罗夕夕带来,健康吃粽五大黄金法则!请您记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

粽子,尤其是传统的肉粽,因其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特点,成为了节日里体重和健康问题的潜在推手。一顿两颗粽子,很可能导致热量超标,体重上升,甚至引发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等不适症状。

1. 每日定量,粽子变身正餐主角

粽子的热量不容小觑,一颗标准大小的粽子热量往往与一碗白饭(约280大卡)相当,甚至更高。因此,将粽子作为一天中的一餐主食,而非额外的小吃,是控制热量摄入的第一步。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体重增加,还能确保营养均衡。记住,每天一颗为限,多余热量就得靠运动来消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蔬菜配比,营养均衡有妙招

粽子通常以糯米、肉类或甜豆沙等高糖、高脂肪成分为主,为了平衡饮食,每吃一颗粽子,应当搭配相当于一拳大小的蔬菜,这样不仅能补充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有效帮助调节血糖水平,减少粽子带来的血糖冲击,让身体更轻松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少酱轻盈,清新享受(甜粽爱好者专属)

粽子搭配的各种酱料(尤其是甜酱)虽然增色添香,但也是隐形的热量和钠盐来源,尤其是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尝试减少或不使用酱料,品味粽子原有的风味,既能减少热量摄入,又能享受食物本真的味道,让饮食更加清爽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健康替换,美味不油腻

一颗咸蛋黄的热量高达65-80大卡,而五花肉的热量几乎是瘦肉的两倍。为了减少油腻感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可以巧妙地用香菇、竹笋等蔬菜以及瘦肉来替换这些高热量配料。这样的改变不仅降低了热量,还增加了食物的多样性,使粽子更加健康美味。

此外,现在市面上还有很多健康粽,主打糙米、杂粮、杂豆、海鲜等,打着“养生”、“低油”旗号的健康粽子,也是不错的替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细嚼慢咽,远离胀气烦恼

糯米因为消化快,易导致血糖迅速上升,且未完全消化的部分进入肠道后易被细菌发酵产气,造成腹胀。因此,享受粽子时切记细嚼慢咽,避免一次性吃得过多,这样可以帮助更好地消化,减少胀气和消化不良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上保护大脑、心血管的心智饮食

MIND饮食共包含十类核心食物组别:绿叶蔬菜、其他蔬菜、坚果、浆果、豆类、全谷物、鱼肉、禽类、橄榄油。

蛋白质

在MIND饮食中,建议每隔一天食用一次豆类,每周两次禽类,每周一次鱼肉。例如,可以制作豆类和火鸡肉酱来供连续几天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蔬菜与全谷物的重要性

每天需摄取一份沙拉和其他任一蔬菜,以及三份全谷物食品。

零食优选:坚果与浆果

坚果和浆果是理想的零食选择,二者均与改善大脑健康有关。特别是蓝莓和草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橄榄油——餐桌上的智慧之选

橄榄油不仅可用于面包、沙拉、意面、烹饪过的绿叶蔬菜等多种食材上增添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限制不健康食物摄入

MIND饮食特别限制了红肉、黄油和人造黄油、奶酪、糕点甜食以及炸食或快餐的摄入。具体要求是每周食用红肉不超过四次,每日黄油摄入少于一汤匙,同时每周对以下食物各限制在一份以内:全脂奶酪、油炸食品以及快餐。

端午安康

端午节偶尔享受粽子是节日的乐趣所在,关键在于把握总量,做出合理的饮食调整。如果实在舍不得放弃肥肉和咸蛋黄的美味,那么在其他餐食中就应该选择更清淡、低热量的食物来平衡。只要掌握了这些健康吃粽的法则,即使不额外增加运动,你也能够轻松度过一个既愉快又健康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