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武器的认知也越来越先进,相回想当初中国的战争史,战士们用的都是枪支弹药。

再看看现如今的武器,早就已经上升到了导弹核武器等,飞机大炮更是先进得不得了。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是,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超级武器"逐渐走进现实,破坏力甚至超过核武器,并且迄今为止只有两个国家掌握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威力大到让196个国家都强烈要求禁止,那么究竟哪两个国家曾经掌握过气象武器呢?它的威力究竟能有多大?

到底什么是气象武器

或许很多人以为,现如今最厉害的武器就是各种导弹、大炮,然而殊不知,这些武器在面对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时候,简直不值一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报——2017-02-17——《“呼风唤雨”:气象武器知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比如龙卷风、海啸、洪水等极端天气,百姓在遇到这种自然灾害时,几乎是没有办法能够与自然抗衡。

每每遇见这种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对人类都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是死亡,那么气象武器究竟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名思义,气象武器就是将这些气象自然灾害与武器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极为特殊的并且破坏能力极强的武器,通过人为制造和控制气流气压,从而改变敌方阵营的气候。

据气象学家预测,一个强雷暴系统的能量相当于一枚二百五十万吨的核弹爆炸,所以即使是在将其用一部分在武器中,其威力之大也是相当震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人类掌握的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已经高达二十多种,比如人造干旱,人造洪暴、人工制雷等等。

还有一种就是改变地壳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容量体,所以假如这些在地下的能量能够突破地壳的限制,那么人为可以诱发制造地震灾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改变海洋的条件同样可以形成气象武器,比较典型就是海啸武器、巨浪武器等等,对军舰和海洋作战来说,这种海洋武器无疑是一种毁灭性的武器。

可怕的是,气象武器的破坏性远不止于此,一些大国甚至在研究如何利用气象武器引发地震、海啸等更大规模的自然灾害,这无疑将对人类社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到目前为止,也仅仅只有两个国家曾掌握过气象武器。

全球仅2国掌握过,天灾人祸皆可制造

提到气象武器,就不得不说到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他们从上世纪中期就开始试图研究地震武器。

事实上,气象武器的研究确实可以带来便利,就比如说在1968年的时候,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空军基地被浓雾笼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导致装载数百吨的军用物资的运输机无法起飞,于是美国国防部直接采用了人工消雾技术,将细小的雾点凝结成雨滴落下,一百多架飞机才能安全的起降。

然而气象武器确实是有利也有弊,相比较利,它的弊端或许会更大,因为一旦这些研究出来气象武器的国家进行滥用,那么对人类的安全都是一种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在军备竞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气象武器就成了他们暗中角力的新兴战场。

澎湃新闻——2021-08-02——《50年前,美军投入1.6亿美金的“气象武器”真实效果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在这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早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就开始利用人工降雨作为军事手段。

他们在老挝和越南的上空播撒大量碘化银,企图通过引发暴雨来破坏对方的交通线和补给,美国空军甚至公开声称,气象武器在未来有可能成为主导战局的"终极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言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与此同时,苏联也在加紧气象武器的研究,目的就是探索利用核爆炸来引发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从而对敌方造成毁灭性打击。

世界新闻报——2007-12-29——《美军气象战计划暗藏凶险 秘密研究核辐射雨(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这一计划最终并未付诸实施,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军事思路,却充分说明了气象武器在超级大国博弈中的独特地位。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气象武器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相反,某些国家仍在暗中继续相关研究,只是更加隐蔽和低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0-12-25——《俄罗斯重启苏联时期的武器实验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美国在2002年启动了“高频主动极光研究计划”(HAARP),声称是为了研究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

但外界普遍质疑,该计划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研发新一代气象武器。

平心而论,在核武器已经成为人类毁灭性武器的今天,各国仍在孜孜以求地发展气象武器,其背后的战略考量不难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与核武器不同,气象武器更加隐蔽,其使用很难被追踪和溯源,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核武器还是气象武器,其对人类社会的威胁都是全方位、不可逆转的。

军备竞赛从来都不是和平的出路,只会让世界陷入越来越危险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国理应以更加开放、透明、负责任的态度,来应对气象武器所带来的挑战,而不是把它当作争霸的筹码。

人类已经在核武器的问题上吃过太多苦头,与其在气象武器上做文章,不如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性挑战,这才是大国应有的担当。

196国要求禁止

事实上,面对气象武器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国际社会并非无动于衷。

上海热线——2019-08-07——《比原子弹还可怕的气象武器,联合国明令禁止,有一国仍在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通过了《禁止为军事或任何其他敌对目的使用环境改造技术的公约》,明确禁止将气象武器用于军事目的。

这一公约的通过,标志着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气象武器的发展和使用,不仅关乎单个国家的利益,更关乎全人类的福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遗憾的是,这一公约的实际效力有限,一方面,公约本身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机制,对违约行为的制裁力度不足。

另一方面,美国至今仍未加入该公约,这无疑为气象武器的扩散和使用提供了空间,面对这一困境,196个联合国成员国的共同立场,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年,这196个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一致通过决议,重申禁止使用气象武器,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防止这一新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

这一决议的通过,再次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气象武器问题上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践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2020年,英媒就对中国盘进行了造谣,扬言要小心警惕中国的“气象武器”,认为中国在设法“控制”半个中国的雨雪。

环球时报——2020-12-21——《英媒妄称要警惕中国“气象武器”,是想起了美国曾经的所作所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事实上,这样的结论其实是将人工气象控制和武器联系在了一起,中国的人工干预天气主要是为了减灾。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气象武器问题上一直秉持明确、一贯的立场,中方坚决反对在军事领域开发和使用气象武器,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气象科技的和平利用,通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开展气象灾害防治合作等方式,为维护人类共同的大气环境贡献力量。

但是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对于气象武器是非常恐惧的,因为它的威慑力实在是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象武器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大国之间加强对话、增进互信。

当然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在气象武器问题上达成全球共识,需要国际社会不断磨合、耐心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