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时期,丹谿(今浙江义乌)有名为黄初平的人,在十五岁的时候,家里让他进山放羊,他却再也没有回来。

晋朝时期,丹谿(今浙江义乌)有名为黄初平的人,在十五岁的时候,家里让他进山放羊,他却再也没有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初平的哥哥黄初起不停地到处寻找他,可过了四十余年也了无音信。

后来,黄初起在集市遇到一位擅长占卜的道士,就问他:“我的弟弟黄初平,放羊时丢了,距今已经四十余年了,您能帮着卜算一下他的生死吗?”

道士说:“金华山中有名为黄初平的放羊人,莫非就是你的弟弟?”

初起听闻大喜,就跟随道士进山寻找,果然见到了初平。

兄弟相见,悲喜交加,经询问,原来初平放羊遇到一道士,被带到了金华山的石室中修行。

初起就问弟弟:“你放的羊在哪里啊?”

初平说:“就在山的东边。”

初起赶去查看,可是并未发现羊群,只见到很多白石,便回来问初平:“山的东边并没有发现羊群啊!”

初平说:“羊就在那儿,只是哥哥看不见罢了!”

于是兄弟两人一起到了有很多白石的地方,初平大声吆喝到:“羊都起来了!”于是,白石都变成了羊,约有上万头,在那儿撒欢吃草。

初起惊得目瞪口呆,问弟弟:“没想到弟弟有这样的神通,我能跟着学吗?”

初平说:“只要好道就可以学习。”

初起便离别妻子,同弟弟一起在石室中服松脂茯苓,共同修行。

如此过了五千余日,初起便掌握了道家的隐遁变化之术,在太阳下行走见不到身影,并且面容有童子之色。

修道有成后,初起和初平曾一起回到家乡,可是亲人都故去了,便又返回山中。

兄弟二人为了不眩名惊世,改姓为赤,初平称赤松子,初起称为赤鲁班。

他们教授的弟子有南伯逢等十余人学有所成,后来就不知所踪了。

关于黄初平的事记载在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中,直到现在,在浙江金华山也有很多与黄初平有关的古迹,如赤松宫、二仙桥等等。

黄初平的故事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在海内外广泛传播,黄初平传说甚至在2008年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去静心思考一下这类传说,也是很神奇的,说他是假的吧,能被众多人相信并形成文化广泛传播,肯定有他的价值存在;说他是真的吧,如果确有其事,那么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现代流行的意识行为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