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一听这就是shi啊!”

作为中国音乐界的老炮,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谈及时下流行的歌曲,一向敢于直言的郑钧一把扯下了华语乐坛的“遮羞布”,直言排行榜上的歌曲十首九首都听不下去,可周围的人都说这些作品很火,结果他一听感觉这就是“屎”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对于郑钧这样的音乐人比较看重音乐作曲的质量,可对于普通人来说,简单的旋律其实更容易郎朗上口,这样的歌曲拥有更高的传唱度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作曲简单了,歌词怎么也得上点高度吧?但令大家失望的是,现在的歌词似乎越来越“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能说在音乐艺术这条道路上,中国的听众走得真是异常坎坷,没有所谓的柳暗花明,只有看不到尽头的荆棘。到底是什么样的歌曲又有热度又被诟病,这条畸形的音乐之路还要走多远?

霸王还是那个霸王,虞姬已经变成了“别姬”

随着一首《肝肠寸未断》的上线,让大家真正体会了一下作词者的文学功底,如果说到“霸王”大家第一时间就能想到西楚霸王项羽,那么“别姬”这个词汇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原本“霸王别姬”讲的是两人生死相随的感情故事,结果硬生生将一个事件变成了两个人名,怪不得网友都说词作者的文化水平绝对不超过小学二年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荆轲”拿起剑,“刺秦”已走远;“愚公”拿起剑,“移山”已走远;“刻舟”拿起剑,“求剑”已走远......如果给一首歌曲填词是如此简单的事情,那么不用质疑,他们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在座的各位,都可以称自己为“词作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歌词更加不伦不类,什么“我叫长安你叫故里,世人都说长安归故里”,网友表示我叫“随风”你叫“入夜”,大家都说随风潜入夜......至于那些“天下为公,我为母”、“我说寒山别哭,我带你出”等等这样的歌词,更是震碎了网友的三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除了“霸王”与“别姬”这样被歪解的歌词外,有些音乐人还会自己创造新的词汇,比如《离人愁》的作者李袁杰,就曾在节目中表示歌词中的“两股痒痒”就是他自己创造的词汇,表达的意思其实是“迫不及待”,对此网友迫不及待的表示:听了你的歌,我的“两股”迫不及待的痒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歌词的歪解、创造过了之后,还有一些歌曲为了迎合听众的口味,尤其是近年来流行的古风音乐,刻意堆砌复杂、华美的辞藻,导致歌曲初听还不错,但仔细研究歌词后就发现完全是为了押韵而填词,意境和寓意乱七八糟,很多网友说这些词语单独拿出来我都认识,但是放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音乐人“七叔”凭借一首《踏山河》爆红网络,结果就有音乐人指责他的歌词整篇华美的辞藻,实际上所表达的寓意全都是虚妄的,之所以能够如此火爆,靠的是在短视频平台快速的传播,整首作品根本算不上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现在的创作人门槛真的很低,随便找几首前辈的曲子略一“裁剪”,再自己填上一首通俗易懂的歌词,很容易就完成了一首“新”的歌曲,由于挑选的曲子都是曾经大火过的,所以这首“新歌”的爆火也就是自然而然的,而其中最明显的代表就是李袁杰和“七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清楚怎么回事也就算了,关键是这些人火了之后还去参加音乐节目,结果在节目现场,李袁杰因为对音乐知识的匮乏,遭到了现场评委的质疑,后来更是受到了网友的“群嘲”,甚至给他冠上了“李裁缝”这样的名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看现在的网络歌曲,其实仔细找找,都能看到很多“前辈”的影子,只不过有句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歌曲虽然相似,但并不能确定对方百分之百抄袭,因此很多音乐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没有打算深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正是大家的宽容,给很多所谓的“原创者”提供了勇气,后来干脆连改都不改了,直接拿来就用,为此网友纷纷调侃,以前都是“借鉴”,现在直接改“抢”了,既然如此,以后拿来一首曲子,随便改上几个音符,填上一首新词,是不是就算是自己的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这些音乐只在成年人之中传递最多会影响大家对音乐的审美,但是一些“有毒”的歌曲甚至已经开始向少儿渗透,不禁引起了又一轮的质疑,这些低俗、暴力的歌曲真的适合在大众之间传唱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创造出这样的歌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歌为何成了少儿不宜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就去找它妈。它妈想打架,就赏它妈两个大嘴巴……”;“唧唧叭叭唧叭叭,麻雀学校老师教学生练习唱着唧叭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校园传唱的儿歌画风突然开始变了,家长无法相信自己的孩子每日在校园里就是被这样的“毒儿歌”包围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听听这些儿歌的歌词,什么“大香蕉”、“放屁家族”、“便便的味道”等等,这样的歌词明显有些“擦边”,在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没有成熟之前,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有点擦边的儿歌,随着幼儿教师的逐渐年轻化,他们也会将自己喜欢的音乐拿去给孩子们分享,但是很明显他们忘了成人和幼儿之间的区别,俗语对成年人来说也许是生活当中放松心情的调剂品,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完全无法体会歌词所要表达的意思,这种将成人化的东西强行传输给孩子,明显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什么正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很明显就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给了很多人一夜爆红的机会,有的人为了博人眼球,故意制造一些带有明显“擦边”的噱头,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背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语乐坛最后的辉煌?

很多人说华语乐坛终结于快餐文化,短视频和直播的出现帮助很多人实现了明星梦,曾经的华语乐坛百花齐放,可是看看现在“口水歌”横行的时代,这样的环境下,势必会打击音乐人创新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听歌不就是为了找个乐子嘛,何必要这么较真呢?这就要说每个人对艺术的追求不同了,虽然很多人听歌就是为了寻找片刻的欢愉,但这并不影响行业应该积极的发展,如果所有人都开始将自己的标准降低,那么对整个音乐行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粉丝参加偶像的演唱会,可以跟着唱上一整场,现在的网络歌曲看起来大热,但是真正能够被听众记住的歌词也就只有简单的一两句,原因就是这些歌词实在没什么意境和寓意,能记住高潮的两句还是因为在网上刷到太多了,结果自然而然就记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以前很多人喷周杰伦唱歌吐字不轻,但这并不影响粉丝可以将他的歌曲完整复唱下来,就连金牌作词人方文山都说自己很感谢周杰伦口齿不清,大家才会特别关注歌词,谁能想到有一天流行歌的歌词会被写到教材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的网红为了利益,往往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创造出一首爆款,虽然质量不高,但是曲调简单,学习成本低,传唱度自然就有了保障,名气有了,来钱快了,下一首质量不高的歌曲又诞生了,这似乎变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死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音乐到底应不应该有门槛,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不同的见解,毕竟众口难调,有人喜欢品味时间和经历沉淀出来的历久弥香,有人喜欢追寻当下及时片刻的欢愉,无论做出何种选择,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华语乐坛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其实能够决定未来的,往往是听众的选择更为重要一点,难道不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