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歌是一流的电视剧演员,二流的电影演员

不管讨论的是咖位还是演技。

从《仙剑奇侠传》到《琅琊榜》再到《繁花》,胡歌在演艺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爆款大剧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和电视剧相比,胡歌主演的电影数量较少,拿得出手的佳作更是寥寥。

目前为止,胡歌的生涯最佳电影,大概是刁亦男导演的《南方车站的聚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他主演的院线片《走走停停》上映,私以为,这一部在胡歌主演的电影里,可以排到第二。

比不上《南方车站的聚会》,没办法,导演之间存在档次上的差距。可比起之前为胡歌拿到上影节影帝的《不虚此行》,《走走停停》从类型到题材都有相似之处,但整体要好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南方车站的聚会》对刁亦男的意义比胡歌更大,胡歌在其中的表演最多称得上是无功无过,但《走走停停》则为胡歌开出了一条全新的赛道。

先聊电影本身。

《走走停停》是部很“小”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和宏大不沾边,拍的是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小事儿,导演也没多大的野心,没想着让自己的电影和“时代”这种大词儿挂钩。他所做的表达,都着落在人物的内心情感上,很细腻,也挺动人。

影片的关键词是两个字,回家。说得更直白点,是另外两个字,躺平。

胡歌饰演的主角吴迪,属于北漂回流人群。

他在北京做编剧,但屡屡碰壁,最终情感事业双失败,混不下去了,所以回到了老家四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犯罪片里,这种人多半得干票大的,但在文艺片里,废柴当然会以一种内心很丧但表面洒脱的方式继续生活。

吴迪回到老家之后,立马进入了混吃等死的状态,比较体现他状态的一场戏,是他混在一群老年人中间排队领鸡蛋。

这场戏也和主线剧情形成了衔接,高圆圆饰演的女主角冯柳柳登场,作为电视台的主持人,她正在拍这群领鸡蛋的老年人,却意外发现了高中同学吴迪混迹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她萌生了一个想法,以吴迪为主角拍一部纪录片。

冯柳柳这个想拍什么就拍什么的行为很不符合地方电视台的调性,我们印象中的地方台,除了播无痛人流广告和卖点老年人的药,最多也就再给地方领导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魅力的平台,一个主持人随便逮到个老同学就想着拍部纪录片,这属于扯淡中的扯淡。

但扯淡归扯淡,吴迪和冯柳柳第一次见面的这场戏,拍得还真挺好的。

好在对人物的描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亮点在两人的对话里。

吴迪见了冯柳柳,有点尴尬,说自己正在“Gap”。这个反应很准,直言自己失业回家,虽然坦荡,但太丧了,会把影片的气质一下子拉得晦暗,装腔作势地说自己其实有工作只是回家休假,又太虚伪,让角色变得不讨喜,说自己是在“Gap”,符合人物作为文青的特点,装又不装,还带点幽默感。

冯柳柳在影片里是理想主义者的人设,想法比较单纯,这倒也符合演员的颜值,毕竟长成高圆圆那样,也不会遭受太多现实的毒打。理想主义者的特点是说话容易假大空,喜欢扯没用的大词,还特别愿意把自己伪装得很现实主义。见了吴迪,她想拍纪录片,还说了这么一句话:

像你这样的中年人,往往面临着双重的压力。

注意,不是只有中年男性角色才有爹味。

吴迪的反应很妙,他不觉得自己是中年人,愣住了,重复了“中年人”这三个字,只是变成了问句。这体现他本质上还没有接受现实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着吴迪好像回到家该吃吃该睡睡是认清现实果断躺平,其实不然,这一刻的愣神暴露了一切,吴迪只是像个孩子一样在逃避自己的失败,他不是认清了现实,只是根本没想好自己未来该怎么办,他觉得自己只是在一次期末考试里考砸了,过个暑假,下个学期还能重头再来。

冯柳柳接得好,说你比我还大两个月呢,怎么不是中年人呢?

吴迪接得更好,他没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说,拐弯了,他说的是:

你还记得我生日呢。

冯柳柳不说人话造成的压抑氛围瞬间被扭转,吴迪的性格特点再一次被凸显,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关系被这句台词拉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中的冯柳柳未必真就把吴迪的生日当一回事儿记着,吴迪表现得很惊喜,大概也就是当时的一个反应,并不意味着他会因为这个信息点就重燃爱火,但看在观众眼里,就会自然而然地期待他们之间发生点什么。

这就让影片变得好看了。很多观众看到文艺片下意识会回避,是因为某些文艺片导演拍得太闷了,到底有没有艺术性先搁一边,观众看不进去,也就很难发现你在艺术上的探索和思想上的表达。

《走走停停》的优点和缺点是共生的。他的优点是细节处理得有人味儿,角色塑造得够鲜活,台词写得好,节奏安排得妥当。缺点则是,影片里给主角吴迪提供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提纯过的理想世界,仿佛只要回到了家,一切就真的岁月静好了,甚至实现理想的机会都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柳柳给吴迪拍纪录片,看到了吴迪写过的剧本,还建议他拍部电影,结果吴迪还真就开拍了。

这事儿已经不是科幻了,基本可以列入魔幻的范畴。

北漂失败的吴迪理应明白拍电影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别看苹果广告说什么拍电影要一部手机就行了,徐磊拍《平原上的夏洛克》虽然演员用的自己老爹,那也是花了大几十万近百万的。

吴迪当然没钱,于是,吴迪的老妈给吴迪送上了他老爸的私房钱,但也不多,万把块钱。

没演员怎么办?老妈江美玲当女主,男主呢?给话剧团台柱子老李打电话。老李也特配合,早就闲得憋坏了,立马就答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迪可以身兼导演和编剧,那摄影到哪找?冯柳柳不是要拍纪录片嘛,电视台有摄影师,巧了,这位摄影师和吴迪一样喜欢小津,也有拍电影的梦想,所以愿意义务劳动,设备都不用愁了,直接挪用。

全四川不着四六的理想主义者,都围绕在吴迪身边了。

不得不说,当这些“金手指”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影片的现实性就已经被剥离了,某种意义上,它和武侠片没什么区别了,区别是,武功这东西可能真存在,但吴迪身处的真空环境绝对不可能存在。

但《走走停停》好就好在它愣是用人物和细节把我拽住了。

我明知道影片拍的事情挺扯淡的,但我还是被它吸引了,我明知道影片的现实性剩不了多少了,但我还是被影片里的角色打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很让人矛盾的点,但却也反映出了国产电影创作者面临的某种困境,他们中的一些人,真的很会拍电影,特别会写单场戏,也知道怎么去打动观众,但他们要处理的题材本身,却很可能要么失真如空气要么索然无味如白水。

《走走停停》主线剧情的戏中戏,拍得完成度极高,生动地塑造了吴迪一家以及老李等人物,妙趣横生地完成了每一场单场戏,还让情感浓度在影片的剧情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高,最终以吴迪爸爸替已经去世的妻子补拍镜头让动人程度到达了顶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就影片气质而言,还真有几分伍迪艾伦的味道,导演不光用男主的名字和墙上的海报致敬了伍迪艾伦,淡淡的幽默感和忧伤气质也挺有模有样。

而让我对这部电影的喜欢真正超过失望的,是导演对结局的处理。

如果影片中吴迪真的和冯柳柳发生点什么,那影片真就彻底泄气了。导演很聪明,影片最后,吴迪接了妹妹的班,成了出租车司机,开车遇到了拥堵,结果遇到了已经和前夫复合的冯柳柳一家,两个车道,两个人两辆车走走停停,车没有交汇,人也没有对话,一切都恰到好处,带着点淡淡的遗憾,但人生不就是这样?

这个结局足够巧妙,有设计又不失自然,它是满分作文的点题,但又没那么做作,符合影片整体的生活流调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会安排吴迪在最后当了出租车司机,说明他知道现实是什么样的,他能把吴迪他们拍戏的过程拍得有滋有味,说明他知道生活是什么样的,但可惜的是,他还是没能在现实主义和文艺气质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失真的情况,但完成度既然足够高,也就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能容忍它的缺点了。

换句话说,这的确是部有佳句无佳章的电影,但相比于很多连佳句都没有的国产片,它已经是矮子里拔出的将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胡歌而言,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它让胡歌遇到了一种特别适合自己的角色,即丧气里又带着点乐观主义精神的文青大男孩。

另外,虽然把《走走停停》归类为喜剧片有点牵强,但胡歌如果能凭借这部电影意识到自己能演喜剧,而其他导演也能发现胡歌演喜剧片的潜力,那倒是会让胡歌的演艺生涯多出几分新的可能性了。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
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