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新中国的奠基者之一,一生征战无数,为祖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元帅长期担任外交部部长一职,经常在公共场合露面,令人疑惑的是,陈毅元帅总是戴着墨镜出席活动。

一般来说,戴墨镜参加重大活动是不太妥当的,因此许多人对陈毅元帅戴墨镜的原因非常好奇,有关于此的说法也有很多。

直到陈毅元帅百岁诞辰,陈毅元帅的儿子才揭晓了答案。

那么,陈毅元帅为什么经常戴墨镜呢,陈毅儿子给出的答案又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勋卓著,担任外交部部长

1901年,陈毅出生于四川乐至。陈毅的家庭条件很不错,地主之家给他带来的不仅有优渥的生活,还有良好的教育。

当时清政府已经走上末路,为了拯救中国,很多人都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陈毅对革命也十分感兴趣。

经过数年的学习,陈毅认为国内的教育完全不足以实现他的理想,想要拯救中国,必须去更遥远的法国寻找良策。

1919年,十八岁的陈毅坚定地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道路。在法国留学的时候,陈毅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两年后,陈毅在法国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组织的爱国活动,不幸的是,这场爱国活动因为政府的干预而没有太大的效果。

不仅如此,陈毅本人还被政府武装押送回国,他的留学生涯也到此结束。

陈毅没有因此陷入消沉,而是更加积极地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回国后,陈毅很快就回到了家乡,之后的时间里,陈毅都在潜心研究共产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蔡和森等人的介绍下,陈毅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陈毅南征北战,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和日军作战,在华中地区开辟敌后根据地,给该地区的日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参与指挥孟良崮战役,全歼号称国民党精锐部队的整编七十四师。

此外,陈毅还参与指挥了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打败了八十万的国民党部队。

上海战役也是由陈毅指挥的,第三野战军在陈毅的指挥下,向龟缩在上海的三十万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仅用了十五天的时间,便攻下了上海。

新中国成立之后,陈毅被评选为十大元帅之一。随后,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坚决打击投机分子,解决了当时影响很大的通货膨胀问题,也巩固了人民币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陈毅正式担任外交部部长一职。外交部部长是一个需要经常公开露面的职位,因此,陈毅留下的影视资料要多一些。

很快,人们发现陈毅元帅总是戴着墨镜,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何种场合,都很难看到陈毅元帅不戴墨镜的样子。

久而久之,人们便开始猜测陈毅元帅经常戴墨镜的原因。

总的来说,比较有可信度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说法和陈毅元帅的眼神有关,第二种说法和礼节问题有关,第三种说法和健康有关。

那么,这三种说法的依据都是什么,可信度又有多少?

杀气太重,戴墨镜遮挡

第一种说法据说是毛主席讲的,陈毅元帅是军人出身,大大小小的战争都有陈毅元帅的影子,因此,陈毅元帅的眼神有很强的杀气。

然而陈毅元帅在建国后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这是一个不怎么需要杀气的职位,更多时候,外交部部长更需要的是亲和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认为陈毅元帅的眼神杀气太强,如果不戴墨镜,那么他的眼神很有可能会对工作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毛主席的建议下,陈毅元帅便戴上了墨镜,无论什么场合,他都是如此。

仅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身经百战的人的眼神确实和一般人的眼神是不太一样,因为经受了战火的洗礼,所以肃杀之气是比较强烈的。

一般来说,参与战争的次数越多,参与战争的规模越大,死伤人数越多,积累的杀气就会越强烈。

陈毅元帅参与的战役大都是规模很大的战役,按照这个理论来说,陈毅元帅眼神中的杀气必然是非常强的,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且真实存在,那么陈毅元帅经常戴墨镜也就说得通了。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说法根本毫无科学依据,所谓的杀气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因此,这很难成为合理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