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在“一二九”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把救国救民视为己任,为民族独立自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二九运动”后涌现出来的爱国青年,他的名字叫池必卿。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知识分子的池必卿受到重用,官至贵州省委书记,全面主持贵州的日常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贵州工作期间,池必卿大力支持包产到户,为贵州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那么,池必卿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池必卿出生于1917年,山西省平定县上庄村人,早年时期,池必卿主要在家乡读书,他天资聪颖,读书成绩很好,稍微长大后,池必卿先后入读中学以及高中,也是在池必卿读高中期间,“一二九运动”爆发,池必卿也开始参加这场爱国运动,并加入了当地的读书会,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那段时期,池必卿结识了很多爱国青年,他们坚定了跟随我党革命的信念,有很多在后来都成为革命的中流砥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在我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两党也第二次合作,共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后,池必卿加入了牺牲救国同盟会以及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组织,这些组织都是我党的外围组织,池必卿也开始在我党的带领下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池必卿活跃在家乡,组建抗日游击队,在这之后,为了培养池必卿,上级又把他送到晋冀豫边区党校学习,毕业之后,池必卿长期活跃在太行军区,一边宣传我党的抗日思想,一边在根据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不仅争取了大量有志青年,而且还使得日本侵略者很快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胜利后,池必卿担任了晋冀鲁豫中央局晋中区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那段时期,他继续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得很多贫苦老百姓有了土地。有了老百姓的支持,解放军才能在解放战争中所向披靡,赶走了国民党反动派,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建国后,池必卿被分配到山西工作,曾担任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以及山西省委副书记等职务。池必卿在山西工作期间恰好经历了“大跃进”以及“三年自然灾害”,那段时期,老百姓的生活遭遇了困难,池必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也经常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农民的所想所需,尽自己所能把这些问题反映到省委,解决老百姓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池必卿被调到华北局,担任书记处书记,1966年,上级本来打算把他调到北京,不过,十年特殊时期开始,池必卿也没有前往北京。即便这样,池必卿依然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这一年被“打倒”,并暂停了工作。那段时期,池必卿多次受到迫害,但他勇敢地同“四人帮”的错误行为作斗争,1975年,在上级的关怀下,池必卿重新复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出之后,池必卿先是被派到内蒙古,1978年又被调到贵州。在贵州期间,池必卿陆续担任了贵州省委第二书记以及贵州省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等职务,全面主持贵州省委的日常工作。那段时期,池必卿大力支持包产到户,主动下乡调研,向农民推广科学种植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省委的很多干部还对“包产到户”不理解,池必卿耐心向他们解释,向他们讲述包产到户的重要性。正是有了池必卿的坚持,贵州在推广包产到户方面做得非常迅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1987年,池必卿进入中顾委,担任了中顾委委员。晚年的池必卿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07年因病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