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宁夏,有你更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川老城有条信义巷,如今只是一条短短百来米的不起眼的过街巷子,一不留神就过去了。民国时期,里面曾经有座“将军第”,里面住着宁夏“土皇帝”马鸿逵,提起他,人们都是用横征暴敛,残酷无情,老奸巨猾这样的贬义词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马鸿逵曾拒绝日军建立伪“回回国”的邀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马鸿逵,是西北“宁马”的代表人物。

“宁马”的崛起在清末,其实由马千龄(马鸿逵的爷爷)为开始。在马福禄和马福祥抵抗八国联军,护慈禧“西行”的发展壮大。而对于宁夏的控制,被称之为“宁马”,则是由马福祥入宁夏镇(银川城)任镇守使开始。

那时候马福祥在兰州被“青马”和“甘马”排挤到宁夏。经过一番整治和经营,历经清末到民国,先是投靠冯玉祥,中原大战后,又投向了老蒋,就这样,二十余年过去,到了马鸿逵手中,可谓把牢住宁夏这个西北的要地。

而自公元1931年东三省沦陷成立“满洲国”傀儡政权,公元1937年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被扶持起来,接着,日军又想在宁夏和绥西(民国绥远省地区)一带先行建立伪“回回国”。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阻断中国对外补给线,对中国南北形成夹击之势,这样可以加快吞并进程。

可是,要实现这个目标,首要就是拉拢马鸿逵。因为此时的“宁马”是马鸿逵“当家”。

其实拉拢马鸿逵从东北沦陷时候就开始了,直到公元1937年,日军策反了马鸿逵胞弟马鸿炳,以及与马福祥马鸿逵父子交情甚深的蒋辉若,再一次想通过周旋,让马鸿逵前往阿拉善旗会谈,可是马鸿逵没有前往,而是另外派人前去敷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鸿逵有一点是值得称道的,就是他认为, “回汉皆是黄帝子孙,而信奉的宗教不同而已。”所以他对日军提出来的所谓“回回国”是深恶痛绝。因为他知道,这是日军在利用他,想把他变为一个傀儡而已。

会谈不成,日军于是派飞机轰炸宁夏城(银川),因为这样,马鸿逵还在北塔和高台寺设置防空部队应对。并且,由于阿拉善旗是“宁马”势力的前方,为了安定,马鸿逵还专门将阿拉善旗旗王达理札雅软禁在银川,因为担心日军仿效“满洲国”,把旗王扶为傀儡。

还有就是,马鸿逵也深知,如果投靠了日军,那么宁夏就会成为一个孤地,在西北晋绥军和陕甘国民党中央军的包围攻击之下,难以留存。哪怕是只要切断走西口和韦州道的路,宁夏就陷入供给困难的地步。

其实, “宁马”也参加过抗日战争,绥西战役是“宁马”参与过的唯一一场战役,那时候领军人物是马鸿宾(马鸿逵的堂哥,马福禄的儿子,马福祥的侄子),在他指挥下,在绥西临河、五原一带同日、伪军多次激战,最终将日军赶出了西北,守住了西北的北大门。

马鸿逵和著名的“西安事变”也有交集,那时候张学良邀请其赴西安,可是他不敢前往,只想安稳留守做个“土皇帝”,并且他还观望,没有表态,直至驻宁国民党中央军部署兵力监视他,马鸿逵才表态反对张、杨。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宁夏的专行独断,对于穷苦百姓的剥削,使得他也是臭名昭著,一点没有继承其父亲马福祥的风骨,可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今信义市场,将军第等都已经消在历史的尘埃里,成为老银川的记忆,这些往事也少有人提及了!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通过“点赞”给威记鼓励吧↘↘↘

看完点个分享给更多人再走,谢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