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16日,正是刚刚入冬的时候,相比于寒风呼啸的北方,有着“春城”之称的昆明,即使到了冬季也是阳光明媚,气温适宜。

这一天,时任昆明军区政委谭甫仁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工作了很久。晚上12点的铃声敲响后,秘书走上前去提醒道:“首长,现在已经很晚了,赶紧回去休息吧,身体要紧。”

谭甫仁看了一下时间,活动了一下筋骨,把桌子上的文件进行了整理,乘车回到了大院休息。作为云南省最高军政首长的住宅,军区大院门口有一个班的守卫日夜警惕,在谭甫仁将军的住所旁边也有两名警卫员贴身保护。

凌晨五点,一声枪响打破了昆明军区的宁静。住在附近的居民小心翼翼地出门查看,想要知道究竟是哪里传出来的枪声。

不一会儿,喊叫声从军区首长的办公室里传了出来。负责保护首长人身安全的警卫员大声地冲着外面喊道:“不好了,不好了,首长遇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甫仁夫妇

听到喊救声后,保卫处的战士连忙朝着政治委员谭甫仁的卧室里跑去,结果现场的画面令众人都目瞪口呆。

只见开国中将谭甫仁和他的夫人双双地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

周总理得知后,第一时间安排了医疗专家组前往昆明,想要尽最大可能挽救谭甫仁将军的生命,可最终谭甫仁将军还是因伤势过重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周总理对此事极为震怒,他要求立即成立专案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追查凶手,以告慰逝者。那么究竟是谁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刺杀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呢,凶手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相比于其他名声在外的元帅、将军们,大多数人对谭甫仁将军不是很了解。他是新中国的开国中将之一,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甫仁将军

谭甫仁将军出生于广东仁化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父母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他们省吃俭用让谭甫仁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年仅16岁的谭甫仁毅然投身革命事业,决心为救国图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投身革命后,谭甫仁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军突进井冈山、南雄水口等战役和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在红军时期就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日战争期间,谭甫仁又担任了八路军115师343旅687团政治处主任、第344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先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捷、挺进冀鲁豫边区等战斗任务。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参加了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等能够改变整体战局的重要战事,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二十多年的革命历程中,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建国后,为了表彰谭甫仁的功勋,党中央决定授予他中将军衔,此后的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他没有任何骄傲自满,一直在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甫仁将军

1968年11月的一天,毛主席紧急召见了谭甫仁将军,决定由他来担任昆明军区的政委一职。当时昆明军区政委阎红彦将军刚逝世不久,急需一位老成持重的人来担此重任,毛主席思考再三决定由谭甫仁将军来主持昆明军区的大局。

毛主席简单地说了一些昆明军区所面临的情况,自从阎红彦将军去世后,就有一些敌对势力趁机潜入到了云南。听到毛主席的一番话,谭甫仁将军坐不住了,他直接向毛主席敬了一个军礼,并说道:“主席,您请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对我的信任。”

临行前,毛主席特意交代道:“云南地区形势复杂,你去了以后要先自保,然后再考虑工作的事情,一切都是为了群众嘛。”

谭甫仁听后,重重地点头说道:“主席,您的话我一定牢记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讲话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毛主席送他的两句话也是有深意的,谭甫仁深刻体会到了毛主席对他的信任和关怀。谭甫仁上任后,进一步稳定了当地的局势,不过,他在受到人民爱戴的同时,却遭到了反革命分子的嫉恨。

这样一位受人民爱戴的开国将军,无缘无故地在自己家中被反革命分子杀害,周总理对此事高度重视,当即成立了“017专案组”,专门负责调查此事。经过综合分析,专案组一致认为凶手是一个对军区大院和谭甫仁家中情况十分了解,同时还能在大院中自由进出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区大院

首先,在我国像谭甫仁这样的高级干部,身边基本都会配备五六名持枪的警卫员,而且居住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哨兵站岗,周围高墙围绕着独立的小楼,如果有人想要见谭甫仁一面的话,必须要经历重重关卡。进大门前有两名警卫员进行详细盘查,确定身上没有危险物品时,才能进入院子内部。

进入大院后,还有一名带枪的警卫员在四处巡逻,,他们会严加防范,避免出现什么突发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甫仁将军一家

即便如此,谭甫仁将军身边还有两个贴身警卫员随身保护。毕竟作为军区的高级干部,要维护当地的稳定,责任重大,安保措施自然是少不了的。所以凶手肯定是一个对军区大院情况十分了解的人,要不然不可能堂而皇之地闯进军区大院杀害谭甫仁将军。

但是,军区大院还有那么多的警卫员,想要杀害谭甫仁将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调查后发现,由于昆明军区正在举行一场“千里夜营拉练”的活动,谭甫仁将军五个警卫员中最杰出的三个都被派出去参加了这场拉练,甚至连院子里的警犬也一同被拉走了,导致案发的时候只剩下两个警卫员在小楼里进行守卫。

按理来说,哪怕只剩下两个警卫员站岗,可他们手里有枪,即使有人行刺,也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根据案发情况,这两个警卫员没有与反革命分子进行斗争的痕迹,要不然谭甫仁将军也不至于倒在警卫室门口了。

事实上,这两个警卫员都听到了枪声。第一个警卫员年龄刚满18岁,而且入伍的时间不满半年,没有处理突发情况的经验,他一听见真枪的声音就害怕得不行。在案发的时候,他直接吓傻了,躲在楼下的厕所里根本不敢出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的警卫员战士

另一个警卫员跟随了谭甫仁将军多年,受过多年的军事训练,有着丰富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而他没有与反革命分子进行斗争的理由更加荒唐,原来在案发的时候,这名警卫员正在与比自己大20岁的保姆缠绵。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通奸可是一项重罪,是要受到刑事处罚的,当谭甫仁将军来到警卫室门口求助的时候,警卫员以为首长是过来捉奸的,被吓得没敢开门。

直到后面枪声响起的时候,这两名警卫员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两人赶忙整理好了衣服,出门查看详细的情况,但是为时已晚,谭甫仁将军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生死不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凶手用的五九式手枪

作为大军区领导人的警卫员,在面对危险的时候失去了军人的基本操守,没有履行一个警卫员该有的职责。周总理听取了调查过程后,不断地怒斥这两个警卫员是“最糟糕的警卫人员”。

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唯一见过凶手的证人谭甫仁夫人的妹妹王文莹提供了相关的线索。他在面对专案组人员调查的时候,回忆道:“我在凌晨五点的时候听见有声音,便出来察看,看到姐夫朝着警卫室匆忙跑去,想问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候从楼上冲下来一个人,把我一把推开,冲着姐夫连开了两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甫仁夫妇

对于凶手的容貌,王文莹说道:“当时,我把客厅的灯给开了,我看到凶手穿着军装,长得又高又胖,40多岁的样子。”

听完王文莹的讲述,专案组对现场再一次进行了调查,发现地上散落着几颗子弹。经过仔细查验后,发现这几颗子弹是从五九式手枪里发出来的。

在当时,五九式手枪是属于军区保卫部专用的。很快,整个保卫部门从上到下开始了严密的审查,因为其中的每一个线索都很有可能与案件有关。在调查的过程中,保卫部的部长王庆和发现自己的配枪不见了,除此之外,还丢了20多发子弹。

专案组察看了大院内的全部哨岗记录,他们发现从16日晚到17日凌晨期间,军区大院的四处大门都没有外人进出,大院的围墙也没有任何翻越的情况,说明凶手很有可能还在大院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九式手枪

专案组对大院里居住的人员展开了详尽的调查,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找到自己不在场的证据,并且能找到相关的人员作证,却唯独有一个人不能证明自己。

这个人叫做王自正,是军区保卫部保卫科的副科长。他身材健硕,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参军入伍,立下了不少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表现,在昆明军区后勤部担任了枪械保管员,军区守卫的卫队长。

唯一的证人王文莹根据现有的照片和线索进行了指认,基本上确定王自正就是凶手,专案组当即下令展开了抓捕行动。

抓捕当天,陈汉中带了两名战士来抓王自正。王自正以穿鞋为由,趁着战士们放下警惕的时候,快速地从被窝里掏出一把五九式手枪,对着战士们就是砰砰几枪。幸亏战士们反应较快,一名战士被击中了腹部,倒在了地上,另一名战士则被擦伤了右手,没有危及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甫仁将军与警卫员

杀红了眼的王自正准备提着手枪夺门而出,不过这次他没有那么幸运了,警卫员非常警惕,立马包围了上来。王自正知道自己这回无路可逃了,便拿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选择了自杀。

凶手已经自杀了,可是王自正为什么要杀害谭甫仁夫妇呢?专案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想要顺势揪出凶手背后的势力。

专案组带人搜查了王自正的住所,发现了王自正的笔记本。笔记本上写道:

“陈汉中,景儒林,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能让你们好过......我不能这样死,即使是死,我也要带走几个人......不行,既然要杀,就杀一个官最大的,以泄我心头之愤!”

办案人员根据多个目击证人的口供,对王自正的身世经历等展开了详细的调查,进一步推断出了他想要杀害军区领导人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谭甫仁将军的纪念册

王自正原名王志政,是河南安阳人。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来到了这里,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王志政的哥哥是一个富农,早就看不惯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改革,于是他便趁此机会枪杀了当地的土改办主任,在这个过程中,王志政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安阳地区重新被我军夺回。王志政的堂哥因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遭到了人民的审判,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王志政担心共产党会查到自己的头上,于是就改了名字装作难民,连夜逃亡到了外省,加入到了解放军的阵营中。后来,他在队伍中伪装得很积极,骗取了上级领导的信任,从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一步步成为了昆明军区保卫科副科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军区大院

尽管如此,王志政的心中非常不安,他担心自己曾经残害共产党员的事情被人揭露出来,因此很少与家乡的人联系。有的时候偶尔给家里人写一两封信,却不想还是被揭露了。

1970年4月的一天,一封来自河南安阳的检举信被送到了昆明军区。保卫部的人看到这封信后,认为组织上应该进一步审查王志政的历史问题。随后,王志政被战士们押到了俘管所,开始进行审查。

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审查了七个月都没有任何的结果,王志政知道自己已经在劫难逃了,他的心里非常绝望,觉得自己下半辈子都要在牢里度过了。

王自政心有不甘,他的心中充满了报复的心理。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能就这么完了,哪怕就是死我也要找几个垫背的。”

在这种扭曲的思想之下,他将谭甫仁将军锁定为暗杀的对象,并制定好了详细的暗杀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卫处的战士

1970年12月17日凌晨一点钟,王志政趁着战士们换岗的时候,偷偷溜出了俘管所。王志政躲开了守卫,直奔军区大院而去,他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很快在这里找到了两把枪,数十发子弹。

紧接着,王志政找到了谭甫仁将军的住所,直接闯了进去,将谭甫仁夫妇二人杀害。随后,王志政不慌不忙的从窗户跳下,他趁着前后院慌乱的时候,返回了审讯室。

在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保卫部门对王志政展开了抓捕。而王志政在自尽前,竟然还恬不知耻的叫嚣道:“我就是要拉个垫背的。”

谭甫仁将军遇刺案终于水落石出了,一生为国为党尽忠的谭甫仁将军挺过了战争年代的炮火,却未能躲过反革命分子的残杀。1971年1月23日,云南省革委会、昆明军区在昆明联合举行追悼大会,来纪念这位逝去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甫仁将军的追悼大会

经过这件事情,党中央和毛主席逐渐意识到了保卫队伍纯洁忠诚的重要性,内部不纯是造成悲剧的隐患,保卫工作人员必须纯洁。从此,党中央和毛主席下令,征兵入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从而为中国军民建立一个和平的环境。

谭甫仁将军被刺一事,存在着太多太多的巧合。五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可是每当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却总是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