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医院看病方便多了,出门就有公交坐,再也不用骑车大老远地来回奔波了,感谢人大代表们一直帮我们反映情况。”近日,市人大代表、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朱建林接到贺村镇丰益村村民吴仙花的感谢电话。吴仙花口中的公交车,是该镇新开通的镇域公交。该公交线路以市第二人民医院为起始点,日发运行23班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上世纪90年代起,贺村镇经历多次“撤扩并”,划分为贺村、吴村、淤头三个片区,由于多个乡镇的并入,使其区域面积从原来的82.6平方公里扩大至129.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原来的5.1万人增加至11.4万人。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市第二人民医院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镇撤并前,许多村庄设有卫生室,可以满足村民量血压、测体温等基础医疗需求;撤并后,村卫生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设施更齐全、医疗力量更充沛的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投用。然而,群众反映医院建了,看病反而没以前方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老人大老远骑着电瓶车来医院就诊,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医院的公交车路线必须尽快开通。”朱建林在代表联络站会商时,把群众迫切的需求提了出来。贺村镇分管领导、干部以及各片区人大代表就此开展积极的讨论,共同研究如何完善镇域公交路线。

“公交车的路线必须同时照顾到贺村三个片区。”“偏远的村(社)要全部统筹考虑进来。”“要把路程时间压缩到15分钟左右。”……在众人的讨论中,一条畅通群众公共服务生活圈的环线逐渐浮出水面,最终成为朱建林《关于开通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公交线路的建议》的主要内容。

贺村镇党委政府在听取了《关于开通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公交线路的建议》后,第一时间与江山市城乡公交公司进行沟通并合作,采取“公司运营+政府补助”的运营模式,由贺村镇每年出资补助90万元,开设镇域公交线路,中途设置20个站点,形成环线,让通往医院的公交车途经贺村镇的每个角落,把满意的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时代变迁跃动向前,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群众的呼声与需求在飞速发展中不能被落下,需要得到关注。“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千万百姓,是解决‘最先一步路’和‘最后一公里’的桥梁纽带。”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解决百姓反映的问题,提高议案、建议办理的效率,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来源:江山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