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润杰青岛报道通讯员孙瑒

6月14日,第二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暨2024民族美食文化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据悉,本次活动总展览面积近2万平方米,320个品牌、263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2万余人。此次活动将持续10天,旨在打造海洋食品行业的供需对接平台、餐饮行业的竞技提升平台和海洋产业的合作交流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档升级,打造国际海洋美食金名片

2023年,首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有力促进了西海岸新区与海洋食品相关产业和服务的联动结合。

本届美食文化节全面提档升级,总展览面积近2万平方米,展品覆盖全、种类多、产业跨度大,基本能满足餐企海鲜类终端对食材的所有需求,320个品牌、263家企业参展,其中180多家带来2024年度新品、爆款产品,专业观众2万余人。

在海洋美食方面,举办2024海洋食材展、2024文化主题宴席展览、2024第五届中国国际海鲜产业发展大会。在国潮美食方面,举办2024民族美食节,特别邀请蒙古族、回族、藏族、壮族、苗族、满族等十个民族前来进行“民族美食文化主题宴席展”。在地标美食方面,聚焦本地食材美食,举办青岛本帮菜高质量发展论坛,评选青岛十大文化主题宴席,开展2024海洋地标美食展览,发布十大本帮菜和入围《2024地标美食名录》的青岛本地地标美食。

同时,还将举办第五届中国团餐品牌大会,2024CHA中国美食烹饪锦标赛-胶东菜创新专项赛、海鲜美食文创大赛,并组织团餐职业经理人、厨政管理师、食品安全管理师和美食营养师等系列培训。

“我们希望通过‘会、展、赛、培’丰富多样的活动,放大本届美食文化节溢出效应,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打造国际海洋美食金名片。”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说。

开幕式上,中国饭店协会、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融控集团共同签约,将于明年在新区举办第26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节和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

融合创新,稳定和扩大餐饮消费

餐饮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是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届美食文化节着力融合创新,将展览展销与游、购、娱相融合,按照“文化+会展+公园休闲”模式,充分发挥青岛嘉年华滨海环境优势,打造独具滨海特色的全域展会,持续推进餐饮业市场复苏和稳步增长。

市民游客在逛展之余,可以到青岛嘉年华商业广场体验百姓美食嘉年华,包含中华名小吃、民族美食两大板块,汇聚66个美食小吃展位,涵盖海洋风味、民族特色及中华老字号餐饮品牌。新开业的玛雅小吃城集合各民族特色、传统非遗以及中华老字号等美食小吃14家,与青岛嘉年华商业街区现有餐饮“同频共振”。“漫夏市集”匠心手作有超100名市集主理人展卖艺术手作、花艺织物、陶艺文玩、创意玩具等匠心商品,提升节会活动丰富度。

据悉,青岛嘉年华是一个涵盖商业、娱乐、酒店、会展等多业态协同发展的城市文商旅综合体。自2022年融合控股集团完成战略重整工作以来,全面实施功能再造、业态更新、产业升级,为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本届美食文化节举办期间将以嘉年华会展中心为锚点,向全域延伸会展空间,发挥板块联动、业态融合优势,多措并举丰富消费场景,打造全域商业新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台赋能,助力延伸海洋产业链

万顷碧波涌,蓝色大粮仓。海洋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向海要粮是经略海洋的题中之义。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占青岛市海域面积41%,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洋食材原产地。近年来,新区创新科技耕海牧渔,推动海洋渔业向深远海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发展,创建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16处,打造百亿级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构建了集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蔚蓝图景不断延展。

活动期间,参会代表走进优质食材源头,考察灵山岛、鲁海丰海洋牧场、国信深海大黄鱼基地,搭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平台,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美食节名厨走进嘉年华餐饮店铺,开展菜品研发、厨艺竞赛、饮食宣讲等多种活动,助力青岛嘉年华餐饮业态升级。美食节评选出的文化主题宴席、大赛优秀作品将在融合海宴餐厅向社会推出,供市民品鉴。

“举办本届美食文化节,旨在打造海洋食品行业的供需对接平台、餐饮行业的竞技提升平台和海洋产业的合作交流平台,为海洋食品业、海洋渔业、海洋种植业、海洋服务业等领域注入强劲动力。”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总裁张黎明表示。

下一步,海洋美食文化节将坚持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大众化的办展思路,打造海洋食品行业交流合作大平台,助力青岛西海岸新区逐梦深蓝,培育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