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斌)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1至5月,北京市PM2.5累计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优良天数累计122天,同比增加13天。其中,5月份,PM2.5月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7%。

据悉,北京市委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专题纳入月度点评会,每月持续点问题、评差距,督促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各项措施,推动各区、各街道(乡镇)辖区空气质量改善。全市各区、各部门狠抓落实、合力攻坚,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0.1微克、0.1微克地抠。同时,持续优化完善帮扶机制,对每月空气质量排名在末位的区、各区末位街道(乡镇)“一对一”现场帮扶。结合月度点评,建立末位街道(乡镇)执法队长包干制度。精准帮扶,对重点街道(乡镇)开展“点穴式”执法,先后完成了3轮高值“热点区”精准“点穴”,查找问题,及时整改。

本市针对春季扬尘污染突出的特点,在3至5月,全市开展了扬尘百日攻坚行动,对施工、道路、裸地、沙尘进行“四尘”共治。对60余个街道(乡镇)开展实地指导帮扶并组织“回头看”,曝光典型案例。开展工地创绿创优,全市新增142项“绿牌”工地,有5个项目使用了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技术,实现了施工过程中扬尘和噪声污染联动控制,有效减少扬尘排放及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3月以来,全市道路平均尘负荷同比下降21.4%,工地(场站)出入口道路平均尘负荷同比下降34.1%,扬尘治理百日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同时,聚焦结构减排,制定实施本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报废老旧燃油小客车并购买新能源车的给予补贴,加速新能源车推广,截至4月底,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82.7万辆。聚焦工程减排,建立完善绿色企业评价指标,指导督促企业开展绩效提级,针对夏季污染特征,推进158家汽修、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企业进行VOCs“源头替代、过程管理、末端治理”。

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狠抓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总结借鉴扬尘百日攻坚做法成效,全面启动夏季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