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全世界都无法忘却这个时间,伴随着蘑菇云自地面升起,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引爆成功。

世界各地都在报道这一令全国欢呼的喜讯。唯有青岛一间厕所内打扫卫生的扫地老头,在听闻报道之后失声痛哭。

他无比难过,几乎是以哽咽的语气说着:“这,本该是我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老人究竟是何身份,为何用这样的语气说出这样自信的话语,却沦落到在青岛打扫厕所

我们都曾听闻过邓稼先、钱三强以及王淦昌这些核弹贡献者的大名,而这位在1964年位于青岛清扫厕所的老人,他的名声丝毫不逊色于这些伟人。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的束星北!

1907年,立宪运动正在清朝如火如荼地进行,束星北出生在江都县的“开沙望族”束家,只比开国大将粟裕小了不到两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星北

和寻常家庭不同,束星北的家世,让他从小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小时在私塾上学,跟随科举秀才进行学习,更是于1925年,来到了济南齐鲁大学进行求学。

束星北是经典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天资聪慧才学过人,更是一腔热血,立志要闯出一番大事业。

早在山东大学学习的日子,束星北便总结出了一些研究理论。可是当时山东大学教授的教学方式十分保守,并未对束星北的理论给予重视。

这几年,正是物理科学蓬勃发展的几年,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的束星北在厌倦了山东大学老旧的教育方式之后,带着自己的梦想与热爱,来到了美国的堪萨斯州拜克大学物理系继续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物理学界名人辈出,其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深吸引了束星北的兴趣。

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束星北在完成自己在堪萨斯州拜克大学的学业之后,开始了自己周游各国的游学之路,并于德国柏林大学见到了自己的“偶像”——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赞叹于束星北的学识以及刻苦的求知欲望,凭借束星北的两篇研究论文,爱因斯坦决定让束星北留在自己的身边作为助手继续学习。

要知道能够成为爱因斯坦的助手,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令无数人为之惊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因斯坦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德国反犹太人的活动日益加剧,纳粹主义的兴起,让爱因斯坦自己都自身难保。

迫于形势的压力,束星北不得不离开柏林大学,带着自己的知识一路兜兜转转,最终来到了令无数人追求的英国爱丁堡大学。

在这里,束星北遇见了的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孙子C·G达尔文博士,并在C·G达尔文以及惠特克的引导下,继续进行物理与数学的深造。

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束星北便凭借一篇《论数学物理的基础》的论文,成功得到了爱丁堡大学的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尔文

并在两位恩师的引荐之下,来到剑桥大学,跟随大名鼎鼎的爱丁顿博士继续进行自己的求学之旅。

1930年9月,如同人生开了外挂一般的束星北回到了美国,受聘于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助教职位,并于1931年再度获得硕士学位。

背井离乡数年,束星北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祖国。正如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那样,束星北深知自己灾难深重的祖国,更加需要自己的学识才华。

1932年,他毅然抛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以及先进的科研条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星北

来到了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担任物理教官,不过任职不到一年,就因为当面责难蒋介石,毅然辞去了自己的工作。

原来当时蒋介石正在学校视察,而他接见的几名军官中便有束星北在内。

当时“一.二八”事变的舆论如火如荼,束星北对于蒋介石的妥协大为愤怒,于是当众让蒋介石感到难堪。

他只觉蒋介石器量狭隘,不愿待在蒋介石的身边,这才离开了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颠沛流离,先后在多所高校任教授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星北

而后来得到诺贝尔物理奖的李政道,就是束星北在浙大期间所教授的学生。除了李政道,束星北的学生,还有吴建雄以及程开甲这些鼎鼎大名的科学精英。

1937年5月,世界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波尔大师来到中国交流经验,束星北的学识令波尔大师大为赞叹。

而束星北不仅仅在教育与科研领域贡献丰富,同样还有着极为热烈的爱国之心。同年,日军发动了无可被世人遗忘的七七事变,于浙江大学担任教授的束星北忽然离奇失踪。

没有人知道束星北的下落,直到束星北的夫人,在一家临时军营的操场中,发现束星北早已剃了光头一身戎装,要参加义勇军抗日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政道

自那时起,束星北弃笔投戎,这一次,束星北没有拒绝蒋介石的邀请,他率领团队完成了中国首部雷达,因此得到了“中国雷达之父”的赞誉。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科学家,他的人生,竟会变得这样颠沛流离。

束星北的一生刚正不阿充满着学者的骄傲,不仅敢于直面蒋介石的妥协,更是敢于直面错误并及时进行指正。这是优点,却也差点让束星北万劫不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星北(中)

1950年,在浙江大学三反运动中,束星北为了给被外媒称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苏步青证明清白,孤身一人闯入学校的“运动班”中,大肆批判管事的无知。

后来,苏步青得到了解脱,可是束星北却遭到了更为不公平的对待。

他的父亲是资本家,弟媳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的秘书,自己更是曾为蒋介石工作科研。这样的身份,注定了束星北的境遇,远比苏步青更加艰难。

1952年,束星北离开了任职多年的浙江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浙大任职的时间里,束星北不仅培养出无数闻名学界的科学家,更是结识了一生的挚友——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

王淦昌曾经邀请束星北来到中科院进行工作,可是束星北并没有接受,他并不知道,他所拒绝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机会,更是开国以后知识分子的唯一安全庇护所。

在1955年,束星北和他的家人成为了无数人嘴中要被打倒的对象,各类辱骂和排挤让束星北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他甚至考虑过以死明志,以此来证明自己对于科研的纯粹和对祖国的热爱,但是对于科研的向往还是让束星北坚持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淦昌

1956年,束星北再一次受到当时任职的山东大学排挤,不过这一次的排挤很快得到了纠正。

陈毅元帅亲自为束星北落实了政策,成功为束星北正名,而山东大学的党委,也当面向束星北道歉,只是束星北的不幸却并没有因此结束。

在中科院文章《初识束星北》与《大学者束星北》中记载,1958年,束星北遭到不公正的对待,被押送到月子口水库进行劳动改造。

这项工作,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与坚强的意志,根本无法坚持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星北

为了打压束星北的高傲,领导小组将已经51岁的束星北编入青壮年小组,让他时常因为跟不上工作的节奏遭到奚落指责。

在这里,像束星北这样的人是没有权益的,不论是年轻人或是孩子,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欺凌他。

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束星北依然咬牙坚持了下来。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月子口水库的项目终于宣告结束。

束星北没有因此回归到自己日常的生活,而是继续被分配到青岛的医学院继续进行劳动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星北

经过漫长时间的折磨,束星北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傲气,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憔悴疲惫目光散淡的普通老头。

他的工作是清洗实验室以及打扫所有的厕所,束星北就宛如一个机器人,别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直到1961年的年底,束星北修好了一部从丹麦引进的脑电图仪,才让所有人明白,这个老人,并没有忘记他所热爱的科学。

不公正的对待,让束星北的一家生活拮据。一个月20元的收入,根本无法养活束星北的家庭,他的人生相比于曾经的辉煌,已然坠入谷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10月16日,遮蔽天空震颤大地的一幕,让世界都知道中国拥有了可以制造原子弹的能力!

各大媒体奔走相报,只有束星北一日终于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他忍不住地放声大哭:“这本该是我做的啊!”

束星北曾做过爱因斯坦的助手,师从达尔文与爱丁顿,教育出无数的顶尖科学人才,满腹一腔报国之心。

到头来,却只能蜷居在一间小小的厕所里,甚至不曾了解科研的最前线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哽咽,被人记录在报道之上,而所写的言语,却满是讽刺挖苦以及无数的指责,作为束星北的学生,“两弹一星元勋”的程开甲主动站出为束星北正名。

从来没有人能够否认束星北的贡献,任何想要抹黑束星北的言论,都是对于科学的轻蔑以及不负责。

早在美国原子弹研制完成之前,束星北就曾和爱因斯坦共同探讨过裂变的中子轰击。

束星北从来没有遗失过自己对于科研的热爱,他坚信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一定能够为国家带来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星北

他的憔悴、他的沧桑、从曾经的高傲,到后来的屈服、束星北为的,就是为了争取到一丝“宽恕”。

那个当初恃才傲物锋芒外露的科学家,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打磨成为了一个平易近人有求必应的小老头。

冬天,束星北在雪地上推演着各种公式。工作人员,就在厕所里借着隔板进行运算。而这份执着,也让束星北争取到一间小小的房屋,可以用来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

1972年,和杨振宁一同得到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李政道回到祖国面见周恩来总理。当时的中国,虽然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发,但是人才衔接却出现了极大的断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振宁

当周恩来总理询问李政道有什么教育类型的人才推荐时,李政道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的授业恩师束星北。

终于,1974年的束星北被摘掉了帽子,结束了自己不幸的生涯。可是即便如此,也没有学校敢于录用这个身份敏感的老头。

一天半夜,睡梦中的束星北忽然从梦中惊醒,似睡非睡地奋笔疾书。当家人向纸上看去,所见的,却是关于自己的检讨与自我批判。

而直到四年之后,束星北才终于得到聘用,重新拾起了自己科研工作者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星北

艰苦的生活,让束星北患上了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为了给自己的学员们培训授课,年迈的束星北只能靠着氧气袋和雾化肾上腺素独自支撑。

在人生中的最后时间,束星北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完成了数项研究报告。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他已经错过了最令自己遗憾的原子弹研制工作,不愿意再度让自己感到遗憾。

1983年10月30日,束星北因病逝世,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星北(左二)

他生在祖国,死也要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价值。在病危之时,束星北叫来自己的家人,要将自己的遗体作为标本,捐赠给自己授课的学院。

遗体的交接仪式十分郑重,无数作家媒体,纷纷悼念这位为了国家奉献一生的老人。然而活着的人,有太多的事情。

在当时,正值青岛医学院领导班子大换血,束星北的遗体,便在太平间中无人问津。

等到一切平静下来,有人想起束星北时,他的遗体,却早已在时光中腐朽凋零。

校领导决定将束星北的遗体埋葬在学校的荒山之上,然而负责这项任务的学生却因为懒省事,草草地将束星北埋葬在篮球场旁边的双杠之下。

束星北人生最后的愿望,也最终没能如愿。

岁月沉淀着记忆,但人们不会忘记曾有这样一个人,一生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他曾踏足巅峰,也曾被千夫所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束星北没有任何抱怨。,这里是他最挚爱的祖国,即便不被理解,即便披荆斩棘。他也要为这个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全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