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对话两个小时之后,美国进行了一次洲际导弹的试射,美对中方进行全方位的“围堵”已成定局,这次中美会晤的重点是什么?美国发射这枚洲际导弹,究竟有何用意?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有什么特别的举动?

美国太空部队司令部最近宣布,美国将在六月发射两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这两个试验场都是在范登堡的北边进行的。那么,美国这次的洲际导弹试验,到底是为了什么?美国方面表示,这是为了“显示核设施的战备状况,并对其效力进行核实。”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已经不是美国最近第一次试射核力量了。就在不久之前,美国能源部的一个部门——国家核安全局刚刚在内华达州的实验基地进行了亚临界核试,尽管亚临界核试是一种没有核武器的测试,没有核物质的连锁反应,没有核爆,但是测试还是要用到武器级的钚或者高浓缩铀。

美国方面表示,这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搜集美国核弹头的“重要数据”,以增强美国核弹头的安全、可靠和效力,而无需进行核爆测试。虽然美国方面拿出了“冠冕堂皇”的借口,但很明显,美国人并不这么想,美国这么频繁地试射核武器,最大的目标就是中俄,对中俄形成一种威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美国军方发表这一声明时,中方副外长马朝旭,受美方的邀请对美国进行访问,与美国务次卿坎贝尔进行了磋商。在会见中,中方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个原则;其次,我们呼吁美国正视问题,切实兑现拜登总统的诺言,携手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不过,就在中美两国的会谈结束后不到两个小时,美国军方便公布了一枚洲际导弹试射的消息。很明显,这个“巧合”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

目前,中美正在进行一场全面的博弈,再加上拜登大力推行的“印太战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民兵-3”导弹的测试,就是对中国的一种威胁,但事实上,美国对中方的“围堵”,已经成为了必然。中美协商一天后,坎贝尔又一次在布鲁塞尔大肆宣扬“中方援俄”,声称“中方对莫斯科的支援帮助”,包括远程导弹,大炮,无人驾驶飞机和战场追踪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这些举动是让欧洲不稳定,这是欧洲应该与北约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第二天,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帕特尔再次强调坎贝尔的评论,他说,“美国会做好更多的准备,如果中方不停止对俄罗斯的国防产业基地的援助的话。”简而言之,就是要制裁中方。

从美国的反应来看,虽然美国已经邀请了中方人员来美,进行了谈判,但美国人却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尽管总统拜登反复强调“没有阻止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没有围堵中方的意思”,但是这明显不是真的。为了回应美国的炒作,马副部长首先阐明了“中方并未向冲突方提供任何武器,并对其进行了严密的管制”,然后又把矛头对准了美国,说:“美国有些人无端指责中方,把责任推到了中方身上,这一点我们不能接受,我们会用任何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