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聚焦民生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把高质效落实到每一个案件、每一次监督、每一项工作中,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盯牢“一老一小”,致力“朝夕”检察守护

“一老一小”是让全社会内心最柔软的群体,也是最需要法治守护与关爱的特殊群体。锡山区检察院坚持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积极守护这份事关“一朝一夕”群体的美好生活。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该院以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十一号检察建议”为契机,主动担起法治职责,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今年4月,锡山区检察院检察长带队主动走访区民政局,送达最高检“十一号检察建议”,增强与民政部门协作互动,合力推进辖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治理。围绕消防安全大检查行动,该院联合相关部门实地走访辖区养老机构。并在养老机构召开消防安全问题现场检察听证,进一步强化养老院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安全演练、避难所设置等要求,提升养老安全意识。

“遇到同学欺负你,情急之下你反击回去将对方打成轻伤。请问这种行为如何评价?”“叮!”“好的,蓝队请回答。”6月6日,在江苏省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苏小蓝”走进扬州技师学院专场活动中,锡山区检察院“时雨”未检工作室携“青春正当时,寻法环游记”游戏,作为全省入选的六个特色普法栏目之一,进行现场普法并网上直播。

让青春“无罪”,建设法治校园。2月底,该院检察长带队走进荡口中学,上门答复学校两位区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设立“时雨护未”关爱站,挂牌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检察官普法第一课”活动,携手强化校园法治建设和家庭教育指导。今年以来,该院通过检察开放日、案例讲述会、党史故事分享等方式开展党建与未成年人保护融合主题宣传14次;参与录制解读《爱国主义教育法》,受众达10万余人次。

给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插上“数字化”羽翼,全面全程全维度守护“朝阳”群体健康快乐成长。今年以来,该院依托数字检察工作领先优势,协同辖区法院、公安、教育、民政、妇联等单位部门,探索研发“数字未检”模型,积极构建全区一体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信息化应用体系。

关心“一屋一食”,全力守护日常安全

用心用力用情关护民生,更要用检察履职能动发现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在每一个与群众有关的小案中,守好群众“入口”安全、居住安全。

最高检部署“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后,锡山区检察院将行动与“六长出题”工作相融合,围绕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出题,分析研判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紧盯消防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器材、用火用气安全等开展检察监督。

“小区消防栓的水带、水枪等都要已全部配齐,电动车停放在消防通道的问题也已整改完成,目前我们正在争取投入更多资金,维修升级消防系统。”今年3月底,某高层住宅小区物业负责人向前来回看消防整改情况的检察官介绍。

3月初,锡山区检察院从检察大数据中心获悉一涉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线索,遂派员赴实地开展调查核实工作,查明该小区存在部分消防栓无水、未配置水枪、枪头,消防通道停放电动车等消防安全隐患,涉及500余户家庭。该院经研判认为,虽然该小区上述问题未造成公益损害,但消防事故危险发生具有高度盖然性,隐患排除预防也具有现实紧迫性,群众消防安全持续面临受损风险。

依托预防性公益诉讼机制,该院通过“检察监督+消防监管+安全治理”协同工作模式,与区消防救援大队及时排除化解消防安全隐患,并进行跟踪检察监督,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针对小区内电动汽车充电安全问题,该院开展“燃气+充电桩”隐患专项排查,走访小区15个,发现问题总数4个,制发检察建议2份,推动燃气安全专项整治。

该院还充分发挥热心市民效应,依托益心为公志愿者“辐射”优势,精准办理违规使用“生鲜灯”侵害消费者权益一案,推动行政机关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全面压实食品安全责任链条。

温暖“一邻一友”,促进邻里和谐友爱

护好民生,就是要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近年来,随着轻罪案件上升,锡山区检察院将修复“轻罪”“小案”类案件中受损的社会关系、邻里关系作为综合履职的抓手,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检察环节适用新模式,以在辖区乡镇设立“五心”调解工作室的方式,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化解邻里纠纷、修复温馨关系。

2022年1月,小邵(化名)因矛盾与妻子的舅妈发生肢体冲突,导致舅妈眼部受伤,构成轻伤二级。小邵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今年初,案件被移送锡山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审阅案卷后发现,该案为家庭亲属间矛盾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各方均有和解意愿,遂依托“五心”调解工作室研究“一案一策”调解举措,最终促成双方和解,修复了亲属关系。

接待来访热心、听取反映细心、解释疏导耐心、排忧解难真心、扶贫助弱爱心,这“五心”既是该院办案的“程序”要求,更是将以人民为中心宗旨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的承诺。截止6月初,该院已在辖区锡北镇、东亭街道、安镇街道设立3家“五心”调解工作室,并出台《“五心”调解室工作制度》,调解和解8件轻微刑事案件。

和谐的邻里关系,离不开法治加持。该院坚持开展送法“六进”活动30余场次,重点针对社区居民法治意识提升问题,开展上门送法活动。该院还引入高校普法力量,联合无锡学院人文法政学院大学生,相继走进春江花园三期、山河村、新农丰社区等,上门普法、入户送法,助力构建守法和谐温馨邻里关系。(贺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