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灿富(美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5日 第 07 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碉楼》(局部)
  蔡 心

由美国西雅图返回故乡广东台山旅行,半年前已经还乡的朋友阿楠驾车上门,说带我走田园,去感受当今醉美乡村风情。我略为奇怪,好想问是什么“醉美乡村风情”?虽说离乡不过短短几年,这地方终究是我老家,即使藏在乡村深处的优美风光,有可能在我眼帘下流失吗?

阿楠最大的业余乐趣,就是在节假日背上一台相机,或独自前行,或邀摄影发烧友去大江南北拍摄美景。喜马拉雅山的雪莲、天山的驼铃、塔里木沙漠的仙人掌……都先后进入阿楠的镜头。不少认识阿楠的朋友外出旅行前夕,先会向他打听好看风景位于何处,他俨然成了编外导游。后来在海外几年,阿楠尚需熟悉环境以及打工谋生,然而只要听闻何地风光优美,再忙碌,他也尽量抽出时间赶去拍下来。半年前,为了筹办中外两地乡村风情摄影展,他特意返乡,陆陆续续拍摄了许多照片。

阿楠开车驶出高速公路,走上两车道的乡村公路,有许多私家小车迎面而来。只见田间无际,小桥流水,青翠欲滴。于是我忍不住问:“现在走田园,亲见之下算不算醉美乡村风情?”阿楠笑着说:“而今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你不一定认得了。走田园,沿途会有更多风景,等待我们前去逐一欣赏。”

纵目远眺,望乡野宽阔,天空蔚蓝,山光水色。天色尚早,远山朦胧,云雾缥缈;小河流水,林木参天,绿草铺垫。虽是走马观花,心内悠然,眼睛不觉疲惫。耳边顿时萦绕着宋代诗人徐玑笔下描述的《新凉》:“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忽然有一条村路进入眼前。村子名叫草坪里,位于台山市水步镇。为什么叫草坪里?或许是立村以来村子前后左右长满了杂草,才随机起个通俗的村名?但见村里有精致的牌楼、喜庆的灯笼、五彩的旗帜、宽敞的村场、修旧如旧的侨房。这一刻我醒悟了,走上经济发展快车道的故乡,就算一些相对偏僻的乡间村子,出其不意重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有翻天覆地的一场巨变。

车子驶过石桥,在古色古香的牌楼下,与阿楠熟识的骆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骆先生直截了当说:“要观赏村子风光,先上百年书院阁楼。”

百年书院,融合了中西方风情建筑格调。站在观景阳台或远或近观望,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花草树木清香飘溢。草青绿、水泛波、树迎风、人欢腾,村子就如一幅山水画。

台山是中国著名侨乡。饱经风雨沧桑的古老侨房,钩沉起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犹记得深山土匪祸乱,日本人蹂躏欺凌,海内外父老乡亲捐钱捐物,先后建起了一幢幢碉楼或洋楼,可防土匪,可打日寇,可避洪涝;树下陈列的一列火车模型,使人不禁怀想起远去的年月:1905年,旅居美国西雅图的台山华侨陈宜禧先生,发起兴建了中国第一条由华侨集资、设计、建造和经营的侨资铁路——新宁铁路;池塘边的码头,叫人仿佛看到200多年来侨乡先行者们搭上一叶小船,漂洋过海抵达外洋淘金谋生的背影;弯弯小道上的一棵棵树木,使人依稀望见村人翘首期盼海外游子风尘仆仆归来的场面;村子靠近晒场墙上的一面面壁画,又展示了现代新农村欢庆喜乐的情景。

阿楠问我:“有无宋代诗人范成大描述的《四时田园杂兴》画面?”他低声吟道:“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我会心一笑:“你不是说过醉美乡村吗?当年范成大退居家乡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60首,都在草坪里呈现了吧?”

历史总会往前行的,也会铭刻在人们的心灵。这些年,各级政府倡导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新家园,海内外父老乡亲高度重视乡村村容村貌建设,一次次同心协力,将草坪里打造成集田园风光、有机农业、特色餐饮、华侨文化和时尚民宿于一体的乡村,展现了人民群众圆梦小康的奋斗历程和美好愿望。今时今日,在草坪里,你可以坐在码头吹吹风,可以在桃花园散散步,也可以在壁画前拍拍照。故而阿楠出发前,取乐地要我去感受当今醉美乡村风情。

正值午间,但见热烈阳光照耀下的乡村,美得让人沉迷。我依恋陶醉,闻得阿楠说:“我筹办的中外两地乡村风情摄影展,最重要作品,缺不了当今故乡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