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5日 第 01 版)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邱超奕)社会保障卡是国家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目前全国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突破10亿,电子社保卡已开通全国服务100项、属地服务1000余项、服务渠道432个,累计服务超500亿人次。

据了解,电子社保卡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功能相通。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已达13.8亿人,覆盖98%的人口。只要本人持有实体社保卡,即可通过电子社保卡官方APP、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掌上12333、云闪付、人社部门APP、服务银行APP等电子社保卡服务渠道申领使用电子社保卡。

电子社保卡具备多方面作用,比如在人社服务领域,可用于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用工、调解仲裁等业务申办;在政务服务领域,可用于各级政务服务平台的身份认证和快速登录等;在智慧城市服务领域,可用于交通出行、进公园景区的身份凭证和购票服务等。

今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相关通知,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提出到2025年,社保卡在民生服务领域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一卡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省级“一卡通”普遍实现,区域“一卡通”形成趋势;到2027年,社保卡在民生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全国“一卡通”基本实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动全业务、跨部门、跨地区用卡,不断拓展社保卡在就医购药、交通出行等领域应用范围,实现更多服务就近办、多点办、提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