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黄棉苗旺。初夏,利津明集乡孟家村,孟祥友家地里的棉花苗一排排整齐排列,在风中轻轻摇曳。看着绿绿的棉花苗,孟祥友眼里充满期待,“这几年有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政府还提供全额保费,咱种棉花的积极性确实高了!”

在东营市,不只棉花,大豆、马铃薯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也有相关特色农业保险“守护”,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为农业产业振兴护航,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险+期货”让农户收益更有保障

“去年种了5亩8分地的棉花,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本来计划种10亩多,最后把近16亩地都种上了棉花。”眼前的棉花苗,承载着孟祥友这一年的期望。

孟祥友是有近十年棉花种植经验的“老把式”,“相比种植玉米小麦,种植棉花要费时费力,而且棉花还更容易受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影响。”这些不确定性让孟祥友每年种多少棉花都要仔细盘算一番。

今年他这么坚定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和2月份保险公司给予他的1288多块钱赔偿有很大关系。“去年投了棉花目标价格保险,后来棉花价格没达到预期,保险公司按约定给予了赔偿。”孟祥友告诉记者,“保险+期货”的模式让他少了很多顾虑,“种植阶段有种植业保险,个人承担20%保费,销售阶段有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政府提供全额保障。咱种植户真正得到了实惠,肯定更有信心了。”

孟祥友所说的棉花目标价格保险,即棉花期货价格保险,是一种以期货市场价格为参考,当约定月份理赔结算价格低于保险价格时产生赔付的保险产品,旨在有效化解棉花市场风险,保障棉农种植收益。

因特色农业保险受益的,不止孟祥友这些棉花种植户,还有吕守君这些在盐碱地上种大豆的农民。“去年我种了784亩大豆,都投了‘大豆期货价格保险’,今年获赔1.76万元,这样算下来,种大豆收入还挺有保障。”吕守君告诉记者,以前种大豆基本“靠天吃饭”,遇到天不好或者市场行情不稳定,收入就很难保证,“有了这个保险,就有了保障、有了兜底的,不用担心价格过低赔钱,收入能稳定不少。”

一张保单,一份保障。记者从东营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局支持并引导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结合地方实际,不断创新农险品种、推动保险与其他金融工具融合。2023年,全市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达到10个,保费规模达910.34万元,为1113户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68亿元,提升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保障了农民收益,促进农户种植积极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色农业保险为产业发展护航

东营市不断创新推出的特色农业保险,不仅保障了农户的收益,更助推了相关农业产业在当地的发展。

“种植面积大,投入成本高,加上在咱这儿规模化种植马铃薯也比较‘新’,系统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对能否高产增收心里也是一直没底。”今年,山东朴源农业公司在垦利区种植了200多亩马铃薯,三四月份播种时,生产经理巴林海几乎天天泡在地里,“首次尝试在东营市大规模种植马铃薯,顾虑肯定有。”这份犹豫,在东营市不少马铃薯种植户的心里也都有。

小土豆,承载着大希望,培育并推广耐盐碱马铃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东营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以群众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盐碱地马铃薯产业,探索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新路径。

为切实保障马铃薯种植户收益,东营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了2024年东营市盐碱地马铃薯保额补充保险工作方案。根据方案,投保中央政策性马铃薯种植保险的马铃薯种植户,可同步投保马铃薯保额补充保险,每亩保额1200元、保费60元,保费由各级财政补贴80%。作为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东营市创新推出的马铃薯保额补充保险,将进一步保障马铃薯种植户的利益,提升马铃薯产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农业保险是支持“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工具。近年来,东营市农业农村局一直在探索创新特色农业保险,调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进而助推产业发展。据悉,2023年度,东营市在垦利区、河口区首次开展大豆期货价格保险试点,投保5.35万亩,保险金额4173.96万元,保费总额152.8万元,最终赔付109.61万元,受益农户141户,平均每户豆农获赔7773.66元。“大豆期货价格保险”引导农户通过金融手段分散市场价格风险,极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参与价格保险的主动性,也为大豆种植产业提供了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特色险种持续创新

记者从东营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全市农险覆盖面扩大趋势显著,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逐渐增多,各县区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通过保险手段转移特色农业产业生产经营风险,以“小保单”带动“大农业”,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东营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的总要求,努力推进农业保险工作提质增效,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优化农业保险险种结构,农业保险服务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现阶段,东营市已初步形成以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作物政策性保险为基础,“保险+期货”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为创新的多品类、全涵盖保险体系,2023年创新性开展了日光温室蔬菜寡照指数、玉米期货价格等10个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充分调动了全市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保险承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不断满足。

下一步,东营市将鼓励各县区充分利用好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政策,坚持“突出地方主责、体现激励导向、助力乡村振兴、循序渐进实施”的原则,以保险承保机构市场化运作为依托,以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等投保主体自主自愿为前提,发挥县区开展特色农业保险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调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增强农民保险意识,为农民增收提供风险保障。东营市农业农村局将鼓励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与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通过扩大农险覆盖面、创新农险品种、推动保险与其他金融工具融合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黄三角早报记者 张园园 李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