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6月14日讯(记者李和风)国新办14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贵州省有关负责同志围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介绍相关情况。

近年来,贵州省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前提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变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总量迈上了2万亿元新台阶。同时,贵州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3%,每年为长江、珠江输送1000多亿立方米优质水源。贵州正在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朝着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加快奋进。

贵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49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介绍,近年来,贵州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富矿精开”,重点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8%。同时,贵州抢抓新机遇,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电池、新材料、智能算力、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贵州从2014年开始实施大数据战略,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实现了蓬勃发展。贵州省副省长罗强介绍,近年来,贵州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全省投运和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达47个。在建设数据存储中心的基础上,贵州大力发展算力产业、人工智能,华为云、中国电信等智算中心落地,贵州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将为东部乃至全国算力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脱贫攻坚改变了贵州贫困落后的面貌,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罗强表示,在守牢底线的基础上,贵州进一步丰富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四在农家”建设内涵,持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此外,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数据显示,近年来,贵州每年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省外务工劳动力稳定在600万人左右;去年新增各级各类学位18.62万个,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诊运营,贵州的教育、医疗条件正加速改善。

绿水青山已成为多彩贵州最亮丽的底色。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邱祯国表示,这些年,贵州一方面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牢牢守好“绿色门槛”,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磷化工、煤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力推进“电动贵州”建设。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乌江等重点流域治理和生态建设,石漠化面积近10年来减少了一半。在制度创新方面,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创建了环保法庭,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林业碳汇、碳票等试点。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特别是中老铁路开通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贵州开放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两年,贵州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4%,对东盟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3.8%。李炳军表示,下一步,贵州将持续推动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陆港功能,把出口产业发展好,把对外的通道、平台、环境建设好,坚定不移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贵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