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委员会以决议方式通过了全球温室气体监测(G3W)实施计划,旨在加强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检测,以及服务于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有关政策制定。该计划将以世界气象组织长期协调的温室气体监测和研究工作为基础,分阶段实施。其中,2024年至2027年为试运行阶段,初步聚焦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三大主要温室气体,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对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该实施计划出台前夕,WMO发布《WMO全球年度至十年气候最新通报》指出,在2024年至2028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时期高出1.5℃的可能性为47%。WMO副秘书长柯·巴雷特表示:“这些统计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就是我们远远偏离了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目标的轨道,我们必须紧急采取更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否则将付出越来越沉重的代价。更加极端的天气将导致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数百万人遭受生命威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严重损害。”

作为该实施计划的主要起草方之一,“全球大气观察”组织表示,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实施计划的出炉,是多年以来大量团队努力的结果,得到了全世界温室气体科研群体的一致支持。该计划致力于帮助世界气象组织成员更好地落实《巴黎协定》,为其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鉴于各国在采取减缓气候变暖具体政策措施方面,受到信息不对称、不完整的困扰,WMO拟通过该计划打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作为公共产品帮助各成员更科学决策。

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实施计划致力于打造集成度高、有效性强的合作框架,整合当前天基和陆基观测系统,融合现有的观测数据和推算模型,最大程度汇聚当前技术,加强温室气体检测的质量。WMO在通过该实施计划的决议中还建议,今后所有的温室气体监测工作都应秉承全透明原则,并遵循WMO统一数据政策开展,以便各国能以地球系统数据为基础,开展自由且不受限制的国际合作。WMO对于通过更好集成力量获取更高质量数据寄予厚望,该实施计划负责人巴尔萨莫表示,当前基线观测站能够较好地测量二氧化碳浓度,但要想直接服务气候政策制定,还需要更精确、更及时的数据,目标是能按照月度频率更新全球二氧化碳流动和聚集情况,并且要有足够清晰的地理分布细节。

根据决议,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实施计划的推进,将始终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世界气象组织基础设施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将共同组建联合顾问组,负责联络外部参与方,推进该计划的落地执行。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WMO呼吁各成员加大对联合顾问组专业人员的支持,使其更好保障计划的顺利推进。近期,WMO发布了半年度简报,强调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展现出更大领导力,优先任务就是帮助并赋能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有效且针对性强的气变适应和减缓措施,WMO将在这一问题上发挥引领作用,并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经济日报记者 梁 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