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是浸满了泪水的。

那一天,武汉被按下暂停键。

往日喧嚣的街道,变得空荡荡的,只有大楼的霓虹灯依然闪烁。救护车呜鸣地响着,伴随着撕裂的哭声,一辆辆地开往金银潭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院里,院长张定宇拖着蹒跚的步伐,带领全院的800名医护人员,救治了2800余名患者。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当时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他的脚早已不听使唤。

但是,为了给患者争取生的时间,他只能挣扎着,让自己跑得快些,再快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要与时间赛跑,为患者筑起生的屏障。他是人民英雄,也是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

如今的他,还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定宇回想起自己做医生的理由,特别简单。

小时候,他妈妈的身体很差,时常都会咳嗽,严重时,还会咳出血来。张定宇每次看到,都感到万分的担忧。

这时,爸爸总会摸着他的头,安慰道:“你以后做医生,就可以帮妈妈治病了。”

于是,做医生成为他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大后,张定宇如愿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然而,还没等他毕业,他就亲眼目睹亲人的死亡,自己却无能为力。

当时,哥哥患了尿毒症,病危时,他不舍地抓住张定宇的手,再三叮嘱:“你一定要照顾好我们的妈妈!”

说完,他的眼里滞留着不甘和眷恋,慢慢停止了心跳。

张定宇第一次感到生命的脆弱,他想:学好医术,不仅是为了治愈妈妈的病,更是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

他懂得了何为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他的父亲又因癌细胞转移病逝。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张定宇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无常。

而他对抗无常唯一的方法,就是珍惜当下,笑对人生

张定宇的乐观打动了一个女孩,这个人就是张定宇的妻子程琳。

程琳武汉第四医院的护士,两人在工作中相知相爱。

她明知张定宇家里的条件不好,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张定宇心中,程琳就是上天赐予他的宝藏,她懂他、怜他、爱他。两人婚后,生活得甜甜蜜蜜。

2011年的春节,张定宇在妻子的支持下,成为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

他在香港培训了一周后,就被派往巴基斯坦边境的蒂默加拉医院工作。

蒂默加拉医院的医疗设施落后,医护人员少之又少,往往一个医生身兼数职。

张定宇作为一个麻醉医生,还要兼顾接生的工作。

每天,他都过得像打战一样,累得喘不过气,麻醉、输液、给氧、接生......

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他除了忙碌工作,就是写信给妻子,倾述无尽的思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定宇以为这就是他过的最慌乱的春节,却没想到更难的还在后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12月29日,距离春节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此时,张定宇在金银潭医院已经担任院长6年,他如往年般与副院长一同商议明年医院的培训计划。

此前在军运会期间,他们曾针对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症等传染疾病做了相关培训。

从运送患者到救治隔离,他们进行了数十次现场演练,并重新制定了更为严格的防护流程及措施。

也是这一小小的举动,为他们的抗疫胜利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办公室响起急促的铃声,打断了张定宇的思绪。

他接起电话,一听,是疾病防控中心打来的,听完电话后,张定宇的神情变得凝重。

原来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收到了6位病人,初步诊断他们感染了肺炎。

然而进一步检测时,却发现他们的肺部呈现磨砂玻璃状,而且在基因比对中,还发现了类似非典(SARS)的冠状病毒。

这一结果,让他们顿时心惊胆战。

在疾控中心的再三考量下,金银潭医院作为武汉最专业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是接收这类病人最稳妥的选择。

随即,张定宇让副院长带队,前往中西医结合医院会诊。

临出发前,他反复叮嘱副院长,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还出动了专用的减负救护车,而且每个患者都要单独接送,务必做到一人一车。

张定宇一直等到凌晨12点,患者才全部抵达。

这时,有3位患者的家属,也觉得自己有发烧的症状。他们请求张定宇,安排自己入院,做一次检查。

奇怪的是,张定宇给他们做咽喉检查时,结果都是阴性。

但是,他们的肺部已经出现了大片的斑点。张定宇怀疑病毒已经顺着呼吸道进入了肺部,导致仪器检测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立马安排医护人员采集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并分别将样本送往疾控中心和武汉病毒研究所。

据检测结果显示,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病毒活跃度高,传染性强。

目前,张定宇他们只知道这种肺炎初期的症状。但是,后期病情会如何发展,又怎么医治?他们一无所知。

面对这未知的传染病,张定宇感到惴惴不安。

因而,他又再次清出医院的大片区域,作为新的隔离区,并频频嘱咐医护人员做好防护措施,所有的工作流程必须按照最新制定的标准执行。

此刻的武汉,正沉浸在迎接新春的喜悦中。灰霾,却一步步地逼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的各大医院门诊出现了大量的发烧患者。

最初,大家以为只是普通的发烧感冒,吃点药,打个针就好了。却没想到,短短一周,就有人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一时间,武汉人心惶惶。

大批患者被送往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原定的隔离区域,扩展了一层又一层,就连过道都摆满了病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一个病区有十五六位护士,每位护士负责2台呼吸机。

但是,患者病情加重的速度太快了,需要用上呼吸机的数量剧增。

为了维持重症者的生命,护士只能增加到每人负责6台。

张定宇每天奔波于各个病区间,和大家一起收病人、管病人、转病人,协调并指挥各科室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是有限的,金银潭医院容纳病人的数量已到达极限。

不过,最让张定宇担忧的是,医院仓库里的防护衣、口罩及手套已经快用完了。这些防疫工具在武汉封城后,更是一件难求。

为了节省防护衣,他们甚至穿上了成人尿片,并延长了自己的工作时间。

长时间的工作,让他们的脸上印上了深深的勒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金银潭医院的指挥,张定宇每天早上4、5点就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次日凌晨才得以休息。

由于每天上上下下的跑,他的脚一到晚上就会抽筋,疼得睡不着。

或许,疼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庆幸。庆幸,他还没被病魔打败,他还有知觉!

早在2018年底,他就被诊断患上渐冻症

渐冻症是一种很残忍的绝症,它会使你的身体逐渐僵硬,但不会影响你的思想,你会清醒地看着自己慢慢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定宇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他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救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

在与死神赛跑的日子里,他一刻都不敢松懈。

有好几次,他下楼梯时走得太急,脚还没反应过来,歪了一下,整个人就摔下了楼梯。

幸亏就几级台阶,身上没有大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踉跄而又坚定的背影,成为了金银潭医院的支柱。也是他,带着全体人员,闯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他是所有人的英雄,却只愧对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人就是张定宇的妻子,她也不幸感染了新冠,在第四医院就医。

张定宇得知消息的瞬间,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想飞奔去找妻子。

但是,他医院里的病患太多了,根本就抽不开身。而且,这防护衣一脱了可就废了。

幸亏,妻子病情很稳定,她还反过来安慰张定宇。

在妻子住院的日子里,他们一直以微信文字互报平安,直到深夜才能视频几分钟。

张定宇看着视频里的妻子,既痛心又愧疚,他内疚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子匆匆,转眼又到除夕夜。

张定宇看着见底的物资和疲惫的医护人员,心里焦躁万分。这时,他接到一个紧急通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队将于3小时后抵达。

解放军的到来就如强心针,瞬间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张定宇每次回忆起那个场景,心里就只有4个字:“天降神兵”

晚上,沉寂已久的居民楼里,传来阵阵歌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激昂的国歌,划破了武汉的黑夜。

张定宇听完,眼泪盈眶。

医护人员也是用自己的血肉,为武汉人民筑起生的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中,张定宇发现新冠康复者的血液中有抗体,他觉得这个抗体,或许会对缓解病情有利。

于是,他号召大家捐血。

他的妻子得知后,第一时间带着痊愈的病友,前去金银潭医院捐献。慢慢的,越来越多人赶过来,他们也想为大家“撑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底,金银潭医院出院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进院人数,重症区的病人也渐渐减少。奋战了一个多月,张定宇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有了国家的支援,全国人民的爱心,武汉一天天地好起来。

疫情期间,张定宇带领着金银潭医院救治了2800余名患者,又动员死者的家属捐献遗体,为寻找新冠病源,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2020年9月,张定宇获得国家授予的“人民英雄”徽章。

对于“英雄”这个称呼,张定宇摆摆手,笑称自己只是尽了医生的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张定宇现任省卫健委副主任,主要推广中医文化。

他的双腿也在中医的推拿下,减缓了萎缩的速度。现在,他还能和妻子在湖边骑行,他感到很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目前,中国还有10万余名渐冻症患者,挣扎在生死的边缘。

渐冻症就如一场说停就停的马拉松,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才是终点,或许是今天,亦或者是下一秒。

由于没有治愈的药物,渐冻症患者就如玻璃般易碎,一场小感冒,一口饭,甚至一滴水,都可能致命。

2022年9月,张定宇决定死后,捐出自己的遗体,为攻克渐冻症提供样本。

他希望用自己身体燃起微亮的光,抚平世间所有的伤痛。

他是医者,更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