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出国作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抵御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将士同装备精良的美军展开了殊死较量,志愿军发扬了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除此以外,志愿军的战术运用也十分恰当,三朵花战术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原阻击战

自从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作战以来,已经组织了五次大规模战役,给美国军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虽然在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的一个师遭到美军的分割包围,损失较大。但从整个战役全局来看,志愿军成功的把美军阻挡在三八线以南,目前的形式是中美两军围绕着三八线展开对峙。

1951年6月,铁原阻击战正式打响,联合国军凭借其强大的机动优势,集中大约10个师的兵力,向我军正面扑来。联合国军整体机械化水平高,他们的推进速度也十分快。为了有效遏制住联合国军的攻势,志愿军总部立即调整了战略部署。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命令63军立即在铁原地区组织防御阵地,至少要在铁原地区坚守半个月,坚决不能让联合国军突破防线。这是彭德怀给63军全体将士下达的死命令。铁原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被敌人占领,我军的后方基地将遭受巨大威胁,志愿军的补给线就会被联合国军切断。

63军全体将士在接到彭德怀发出的命令后,立刻组织铁原阻击战。63军是一支英雄军队,在解放战争中,他们屡立战功。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63军全体将士有信心打赢铁原阻击战。不过在第五次战役之后,63军兵员消耗也十分严重,全军参战部队已不足2万人。

战役刚开始,傅崇碧军长运用纵深梯次战术组建防御阵地,这套战术在之前的作战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防御时可以有效保护主阵地,同时可以减少人员伤亡。但是这一次该战术失灵了,联合国军在进攻时不计成本,依靠火力优势压制志愿军,给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于是改变战术,采取机动防御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死守高台山

高台山是铁原地区的重要防守线,负责高台山防守的是郭恩志带领的一个连。郭恩志是志愿军的战斗英雄,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曾多次立功,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郭恩志作为563团8连的连长,他非常清楚守住高台上的重要意义。然而,他们即将面对的却是美国王牌部队骑兵第一师。

美骑兵第一师在炮火准备之后,向高台山主阵地发起猛烈冲锋,志愿军将士拼死抵抗,敌人刚占领的前沿阵地,又迅速被我军夺了回来,志愿军将士还同美军士兵展开肉搏战。美军骑兵第一师连续发动了五次进攻,均没有突破我高台山主阵地。

美军骑兵第一师又对志愿军防守力量相对薄弱的302小高地展开进攻,天空中美国的军机狂轰滥炸,美骑兵第一师在地面疯狂进攻,却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阵地。然而随着战役的持续,我军人员伤亡也越来越大,连长郭恩志组织人员开了一个会,介绍了他最新发明的三朵花战术,该战术成为了守住高台山阵地的重要法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朵花战术

三朵花战术由三个部分构成。“梅花”战术是利用敌人发起进攻时,朝敌人的两个侧翼开炮;“一串红”则是利用重机枪压制住敌人的火力;“荷花”战术是指反击部队从两侧扑上去迅速包围敌人,给予敌人重创。

该战术是在郭恩志多年的战斗经验基础上发明出来的战术,在随后的防御战中,三朵花战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接下来的进攻中,美军士兵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伤亡。志愿军战士们在高台山阵地创造了军事奇迹,高台山阵地的成功防御为夺取整个铁原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铁原阻击战能够取得最终胜利,高台山保卫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次战役中,连长郭恩志发明的三朵花战术显示出了巨大威力。后来,三朵花战术在全军当中广泛推广,并再一次得到了完善和改进。63军之所以能取得铁原战役的胜利,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是关键一环。